第109部分(第2/4 頁)
晨也馬上去找宗澤。
宗澤在知道曲端的劣跡後。非常擔憂,怕此人來到開封后,依然不服號令,私自行事。但他又不想在這種時候重處一位名聲不錯的將領,以免軍心有亂。原本他是想親自去斥責一下曲端,但王晨強烈反對,認為這樣太給曲端面子,就王晨他這個後起之秀去迎接並想辦法懲罰。
今日王晨成功抹殺了曲端的傲氣,並決定了如何安置這部西軍,但還是要先向宗澤彙報一下。
聽了王晨的報告後,宗澤挺是驚異,他對王晨的意氣用事有點哭笑不得。
“曉初啊,你這樣是將曲端的臉面都全毀了。以後他怎麼領軍?”宗澤拍拍王晨的肩膀,無奈地說道:“他也肯定記恨於你,以後即使在你麾下,也肯定會對你的命令陽奉陰違的。要是關鍵時候他這樣做,那如何是好?”
王晨對此卻非常自信。“宗相公,這一點不必擔心,要是他在以後作戰中不聽指揮,那他在軍中也不可能再呆,他的前程也就此完結。如果他不想讓自己成為劉光世、張俊第二,那他會掂量掂量。宗相公,我認為。以後軍中再有這樣不聽號令,怯敵畏戰的將領,一定要嚴加懲誡,失臉面是事小,丟了小命才是事大。相信幾次這樣的事發生後,膽敢這樣做的人。肯定會少很多。”
“你說的也有理!”宗澤想了想後,也沒反對王晨所說,雖然他覺得王晨有點太冒進,有點意氣用事。但他也清楚,王晨一力要求斬殺劉光世和張俊這兩位手握重兵的將領。還是震懾住了不少的人,連曲端這樣桀驁不順的人在面對王晨的挑釁時候,都認罰了。想到這些,他也覺得王晨所做這些雖然意氣用事,但有可能收到不錯的效果,也不再提,而是說起了另外的話題:“曉初,以後軍中事務大部都交由你,老夫也老了,許多事管起來力不從心,這個宰相位,也不會當太久的。也希望許多事,特別是軍制改革的事,在老夫繼續任職時候做好,免得沒人支援你。”
宗澤在與王晨數次談論起軍中事務後,他也認可了王晨所說,大宋軍制需要徹底的改變。
現在在統兵制度上就要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動,要是再“將從中御”,北伐之戰很難成功的。只不過要改變的東西太多了,無論是宗澤,還是王晨,都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聽宗澤說起這事,王晨也決定今日好生與這位老同鄉說說他的想法。
“宗相公,太祖皇帝制定的一系列軍事制度,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唐朝時候節度使選擇及藩鎮割據的情況,因此極力壓制武將,不讓武將在朝堂上享有應該有的地位。這樣的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武將擁兵自重的情況,但卻讓我大宋軍隊的戰力迅速下降,到了無辦法抵禦外敵的地步。縱觀如今的情況,武將雖然在朝堂上沒有地位,但他們卻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擁兵自重,即使再貶低武將的地位,但卻完全沒辦法避免武將謀亂!”
看到宗澤聽了他的一番話後,有些不可置信的樣子,王晨進一步解釋:“其實如今的武將和文臣並沒有絕對的區別,許多文臣被朝廷任命節度一地的兵馬,率軍出征打仗,他們與武將幾乎無二樣。如今各地的領軍之臣對麾下的將領都有自主任命的權力,而且他們可以徵收一個地方的賦稅,自主決定錢糧的用途,看那些不聽朝廷命令的將領,他們可以自由決定其行動,沒錢沒糧了會去搶掠百姓,如此紛亂的局面與唐朝時候節度使佔據藩鎮自立又有多大的區別呢?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現在張浚在川陝任職,在川陝一地,他總攬了軍政大權,與割據一方的諸侯並無多大區別,如果他想作亂完全可以成事,可以自立當皇帝。因此我覺得,現在這樣的政策弊端實在太多,必須要加以改變。”
聽王晨這樣說,宗澤大為驚訝,認真地想了想後,部分認同了王晨的觀點,但他沒在這些方面與王晨爭執他認為的不同之處,而是告誡了王晨幾句,不能胡亂拿朝中大臣說事後,再問道:“曉初,那你覺得,要如何改變為好?”
“大力提高武將在朝堂上的話語,提高禁軍將士的地位與待遇,包括撫卹制度,讓世人覺得從軍當兵是非常光榮、非常神聖的使命,而不是作賤自己。而在提高武將及軍隊地位的同時,也要制定一系列系列的措施,避免武將勢大不可控。”在宗澤的瞠目結舌中,王晨繼續說道,“武將在朝堂上的地位提高,並不代表及完全有擁兵自重的可能。除非特定情況下,都要做到軍政分開,不讓武將插手地方的政事及官員任免。各部禁軍中的軍餉和物資,駐京之軍透過戶部直接劃撥,邊軍由戶部透過各州府發放,月俸分等發給,年節有賞,大典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