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方向走出來幾個人,一眾人馬上認出了是何人,馬上止了步,拜倒在地作禮。
第三十四章 問策
迎接出來的正是小皇帝趙諶,他在聽到李綱已經抵達皇宮時候,親自迎出了殿門。
這也是王晨的主意,目的就是讓李綱感覺到皇帝對其的看重程度。
“臣叩見陛下,怎當得起陛下如此厚待,親自出門相迎!”
雖然面對的只是剛剛即位的小皇帝的迎接,但李綱還是湧上一陣感動,趕緊叩首行禮。
趙諶看了眼王晨,得王晨眼神示意後,馬上快步上前,攙扶起李綱,嘴巴里說道:“李卿是大宋的頂梁巨擘,以後大宋的一切朕都指望於你,李卿接了詔後,日夜兼程趕回來,朕就這麼迎接一下,又有什麼不可以的?二帝蒙塵北狩,我大宋到了國家存亡的危急時候,李卿此時能歸來,朕不知道有多歡喜,我們進內說話吧,朕有許多事要委李卿去做的。今日一定與李卿好生說說話,討論一下國事。”
說著拉起李綱的手,往殿內走去。
趙諶的舉動讓李綱感動不已,趙諶的話又讓他想起了大宋受到的屈辱,忍不住淚花閃動,益發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沉重了。“陛下,二帝蒙塵,是臣等無能”哽咽著,他竟然說不下去了。
李綱的感情流露讓宗澤、張浚、趙鼎等人也受到觸動,眼圈發紅。家國仇恨,豈是輕易可以忘記的?屈辱的感覺讓他們心裡非常難受,深深的恥辱,只是不知道何時能報仇雪恨。
進了內殿後,分君臣而坐,面對一群人注視又有點緊張的趙諶,看了眼站在離自己身邊不遠的王晨,得了王晨目光的暗示後,這才看著李綱繼續說道:“朕想讓李卿為平章軍國事,全面負責大宋的軍政,希望李卿能盡心盡力做事,不要辜負朕的期望。以後抗金之大事,盡託於李卿了!”
“陛下,萬萬不可!”趙諶如此說,李綱被嚇了一跳,趕緊起身推辭。
宋自開國以來,還沒有哪個大臣被授以平章軍國事,同時手握朝政大權和軍權。宋朝的制度,就是軍政分開,宰相與樞密使相互制衡,而被授以了平章軍國事,軍政都一起抓了,在朝事上幾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連宰相都沒辦法制衡了。這太出乎李綱的意外,更被嚇了一跳,趕緊推辭。
“陛下,臣絕不敢擔此重任!”李綱作禮後,現次推辭。
想不到李綱會不客氣推辭的趙諶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回應,只能以眼神向王晨求救。
王晨心裡嘆了口氣,這種場合他是不可能說話的,只能回了個鼓勵的眼神。還好趙諶領會,想了一下後,馬上道:“李愛卿千萬別推辭,如今形勢緊張,急需要李卿前來主持事兒。朝事、軍事都交給李卿負責,朕也會安心一些。要是李卿不能擔當此職,那天下還有什麼人能擔當?李卿不要再推辭,朕意已決。非常時候必行非常之事,如今國難當頭,臨時設一下此職又何妨?以後不再設就是了!”趙諶已經將王晨教授給他的大多數話都想起來了,再加上自己的臨場發揮,居然把話說的有模有樣。
趙諶就完,宗澤馬上接了一句:“陛下所言非常有理,非常時候必行非常之事,李相公就不要推辭了,朝事都期望你來負責呢!”
王晨也馬上跟在宗澤後面說了一句:“李相公,陛下年幼,不能親自決斷朝事,李相公是大宋的股肱之臣,暫時負責軍國大事,並沒什麼不可以的。金人聞知我大宋新皇即位,說不定會馬上就南下進攻,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整頓朝事、軍務,佈置防務,免得靖康之難再次發生。”
張浚、趙鼎、胡寅等人雖然覺得授以李綱平章軍國事有點不太妥當,有違祖宗之制,但想著如今的局勢,想到李綱在朝野的威望,也沒有人提反對意見,意見一致地附和宗澤和王晨的說法,希望李綱不要推辭,接下這個重擔,全面負責起大宋的軍政事務來。
聽小皇帝這樣說,宗澤、王晨及其他大臣都是這個意思,李綱了沒有話說了,不再推辭,低頭俯首跪在地上,向趙諶叩謝:“陛下既然這麼說,那臣也不敢再推辭。只是臣惶恐,怕自己有心無力,做不好事,有負了陛下的厚愛,眾同僚的期望!”
在王晨眼神的示意下,趙諶上前,親自攙扶起李綱:“李卿儘管放手去做事,朕決不疑卿。朕也不會像父皇一樣,有戰事發生,委李卿做事,戰局緩和了,就將李卿罷置不用。朕希望李卿與眾愛卿一道,能在最短時間內重整大宋河山,抵禦金人可能的再次南攻。”
趙諶所說的大多話,都是王晨說與他聽的,情急之下一時想不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