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在王晨眼中,李綱和宗澤是大宋最重要的兩根頂樑柱,這位不幸被貶的抗金名臣,是他非常尊敬的一位歷史名人,也是他極力要趙諶趕緊召回來的人,在朝野之間擁有常人難以達到的威望。這些天他與宗澤一直在等李綱的到來。知道李綱已經進城後,他在趙諶面前討了令,親自出來迎接了。
這名老者正是接到朝廷令他歸朝做事的詔令後,快馬趕回的李綱。
在此前,他已經接到皇帝趙桓重新啟用他,令他歸朝的詔令。不過就在他匆匆往開封趕的過程中,聽到了開封被金人攻佔,二帝被俘的訊息,讓他悲憤的想吐血。他也就沿途招募義軍,準備率軍勤王。但沒過幾天,又接到小皇帝趙諶令他趕快趕往開封任職的詔令,也不敢耽擱,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了。
李綱日夜趕路,在朝廷發出召他回朝的詔令十三天後,就趕到了開封,每天行進的路程都在兩百里以上。他是累壞了,但看到滿目瘡痍的山河,他充滿悲憤的同時,又生出無比的鬥志來,疲憊的感覺都一掃而光,他要努力收拾舊山河,重整大宋。他只希望新即位的皇帝不要像靖康天子一樣,覺得他有用時候重用他,覺得用不到他了,將他貶的遠遠的,那他的熱情會被耗盡,一切努力也白費。
在第一次金人南侵的時候,李綱被皇帝趙桓任命為負責東京保衛戰的最高指揮官。但第一次東京保衛戰取得勝利後,局勢緩和了,趙桓就將李綱罷相,棄之不用。第二次金人南攻開封的時候,趙桓又想到了李綱,但此時李綱被貶到外任,來不及趕回了。李綱現在抵達了大宋的京師開封,不過形勢已經完全變了樣,道君皇帝趙佶和靖康天子趙桓已經被金人擄走,趙桓的兒子趙諶繼位為皇了,李綱不知道等待他的命運會是如何,大宋的前程又會是怎麼樣。
他進城時候沒鬧出大的動靜,也不寄希望朝廷會派人來迎接他,不然他會挺尷尬。
但沒想到朝廷知道他抵達開封后,真的派人來迎接了,在聽到前來迎接的人竟然是傳奇般的人物,將趙諶和趙環環、趙珠珠兩位帝姬從金人大營內救出來的王晨時候,還是有略微的吃驚。
他在急趕開封的途中,略略知道了如今朝中的事,清楚將趙諶救出金人大營的王晨被授以殿前司的“權”都指揮使,並且皇帝對王晨的話言聽計從,也清楚了這不是個簡單人物,這個人能左右小皇帝的決定,那以後大宋的策略與其人的想法肯定有非常大的關係。
李綱知道王晨年輕,但沒想到王晨竟然這般年少,看模樣才不過二十剛出頭,不過其人臉上有一股這個年齡的人不應該有的威嚴與冷靜,還有那種經歷了戰場殺戮的血腥之氣,馬上對王晨改變了想法。這個年輕人,不能簡單視之的。
王晨恭敬行禮,差不多算是一介白身的李綱也趕緊回了禮:“如何敢當王殿帥的親自迎接?”
殿前司都指揮使差不多是僅次於樞密使的軍方最高層人物,與他這個白身相比,地位相差判若雲泥。他也留意到了王晨剛才對他的稱呼“李相公”,這個稱呼讓他心裡不由的跳了一跳,他知道作為殿前司都指揮使的王晨不可能隨便這樣亂叫的,那就是有可能皇帝重新授以他相職。
要是這樣,那就太好了,重整山河的機會交到他手裡,他可以放開手大幹一場了。
“李相公是當今大宋的股肱之臣,是得萬民敬仰與愛戴的抗金英雄,下官能來迎接李相公,實是榮幸之致!”王晨說著,再行了一禮,道:“李相公,此地人多耳雜,我們還是進宮說話吧。官家已經在宮中候著李相公了,他有太多的事要交卸相公你處置了。相信宗元帥也接到了李相公抵達開封的訊息,會在宮中候著你的,我們快走吧!”
“陛下要交卸某許多事?”聽王晨如此說,李綱的熱情也被點燃起來,沒再上馬車,而是要過一匹馬,跨上後馬上跟著王晨一行往皇宮方向快跑。
在皇宮外面,聽聞訊息趕過來的宗澤率張浚、趙鼎、呂好問、胡寅等人在那裡迎接了,其他那些名聲不好的人如張邦昌、範瓊等人他暫時沒通知,怕壞了李綱心情。宗澤知道李綱的習性,知道這位力主抗金的人物是容不下那些投降派的,為免不愉快,就不讓他們知道李綱已經抵達開封的訊息。
一番寒暄感慨後,一行人簇擁著風塵僕僕的李綱進入了皇宮。
殿前司的那隊五百餘人的天子親軍及宗澤的衛隊在皇宮附近嚴密戒備,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進到皇宮內,李綱更加的感慨,一切都是物是人非啊!
就在一群人快步往宮內走去的時候,卻見寧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