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1/4 頁)
韓建今年也不過四十出頭,力氣比盛年差不了多少,這一舉動帶動士氣,華州兵的氣勢頓時恢復了不少。李巨川心中暗叫不好,一時卻又沒什麼別的辦法。韓建的牙兵見自家節帥衝鋒在前,早已一擁而上,哪裡肯讓他真個犯險,這就急惱了李巨川,神策軍的戰鬥力十分堪憂,一般來說打打順風仗可能還湊合,但如果華州軍反擊兇猛,難保神策會不會崩潰,萬一要是神策敗了那自己昨天獻計李正陽豈非成了笑話?
就在此時,神策軍中忽然一片歡騰,李巨川心中一愣,暗道:“神策軍這麼歡喜作甚,難道其他某個門被他們拿下,將河中軍放進來了?”
韓建也是驚疑不定,卻見神策軍中忽然打起天子大纛,韓建大吃一驚,忍不住失聲道:“官家御駕!?”
話音剛落,便看見對面神策軍中,在團團護衛之下走出一人。只見此人頭戴通天冠,身著一套紅黑主色的弁服,肩挑日月星辰,身擔山河社稷,黼黻文章,威嚴大氣。這弁服毫無疑問,正是天子十四服之一,此人若不是當今天子李曄,豈敢將這身行頭穿戴身上!'無風注:唐朝皇帝禮服有數種,弁服是其一,其上有十二章紋,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畫,裳繡,以象天地之色。'
李曄這身行頭太過顯眼,以至於他一出現,神策軍與華州兵竟然同時罷手,各站一方,轉頭朝他望去。其實李曄這一身打扮比較不合情理,如天子迴鑾,帶頂通天冠也許說得過去,但穿弁服其實過於正規,實際上著燕居常服即可,不過李曄穿這身裝束出面,的確更醒目一些,也許這正是他要的效果。
卻見李曄巍巍站定,朗聲道:“朕欲親統神策西回長安,並命蒲帥、隴西郡公李存曜領十萬大軍前來接駕,若有膽敢阻攔者,視為叛逆,天下得而誅之!中書令韓卿,還不速速為朕開啟城門?!”
韓建措手不及,呆立當場。
李巨川不知何時又到了韓建身邊,此時嘆息一聲:“令公,大事去矣,不如開了城門吧。”
韓建喉頭動了動,竟然說不出話來,臉色一下子頹廢了下去,神采不再,無力地朝城門擺了擺手。李巨川立刻對一種華州將領道:“節帥奉官家口諭,宣示爾等:立刻開啟城門,恭送官家迴鑾!”
卻說李曜領河中軍在外等候,雖聽得城中嘶吵,卻始終不曾開門,過了一會兒,憨娃兒都有些焦躁起來了,問:“節帥,要不俺們先攻城吧,這裡頭吵吵嚷嚷也不知道要弄到什麼時候,不如趁他們現在事兒多,俺們先給他一傢伙!”
李曜搖搖頭,道:“為將帥者,每一個舉動都是人命關天,更何況是關乎自己計程車卒兒郎生死的大問題,更加不能輕易。再等等吧,我料城裡頭應該也差不多了。”
李曜話未落音,華州東城門咯吱一響,河中軍上上下下一齊望去,只見那城門開啟一條縫來,然後漸漸變寬,露出後面的情形。
韓建一臉鐵青,揹負荊棘,手捧一方印信,領著一串華州將領,出城走到護城河橋頭匍匐跪下,將印信舉得老高。而與此同時,華州城頭已然飄起了降幡。
雖然對面人群裡有李巨川在,但李曜是個十分謹慎之人,仍然下令全軍進城,其中近衛軍打頭,護衛他先去接受韓建的請降。
由於時間緊張,李曜與韓建的見面非常簡短:
“罪人韓建,見過蒲帥。”
“官家尚未為你定罪,韓令公請起。”
然後李曜便即下令:“韓令公可令華州軍全員放下武器了,某將為華州配備新的武器——當然與此之前,某要先對華州軍做出一些調整。”
“兒郎們放下武器。”
李曜微微一笑,大勢已定。至於具體的收俘情況,自有史建瑭等人會去辦妥。李曜見得了空,才問:“官家在何處?某欲面見官家了。”
韓建臉色不知是喜還是悲,只是答道:“蒲帥,官家說了,等你單獨去見他。”
第211章 掌控四鎮(六)
受降,自古以來都是一件大事,對於李曜來說,受降還是一件危險的事。曹操失典韋,豈不就是受降時過於輕忽大意麼?李曜雖然並未對韓建家裡某個女子有非分之想,不至於出現曹操當年的麻煩,但畢竟蒲軍也不過數萬,相比華州軍的兵力並無壓倒性優勢,此時此刻,自然是小心為上。
在李曜的親自監督之下,數萬華州軍被繳械,分成二十餘個營盤駐紮,實際等於軟禁,“以待整編”。韓建所居的節度使府毫無疑問第一時間被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