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侯大勇召集眾官,討論如何重修下水道的諸多事宜。符彥輝本是到鄭州養老的閒散官員,在疫情突發時期,積極參與了疫情防治工作。侯大勇在處理疫情中,發現了梁守恆的才能,所以每有重大事情,都把符彥輝請來議事,一來二去,符彥輝、梁守恆成了侯大勇治理鄭州的左膀右臂。
而每臨重大問題,大家在一起暢所欲言,形成決定後,分頭執行,也成為鄭州官府的慣例。
侯大勇對於下水道修建工程,只是提出了一個總體設想,然後就請大家討論有無更好的意見。
符彥輝道:“以前我在大梁,曾參與過大梁城市的改造工作。我建議,我們不僅要改造下水道,還可以趁機重新整治鄭州城市。現在鄭州人口日漸增多,房屋過於密集,已經存在許多隱患,不僅火災發生頻率上升,而且民宅侵入官道,致使車馬無法通行,另外,城市裡墳墓太多,佔了太多地方,使新入鄭州者無地建房。”
對於符彥輝所說,梁守恆深有同感,道:“先不說官道被侵的事情,就只說墳墓,現在城裡有大小墳墓數千座,而且以後只會多不會少,每年清明,全城煙霧繚繞,今年已引發數起火災,險釀大禍,如再不想辦法治理,遲早要出大事。”
侯大勇道:“這些事情涉及面太大,即要把事情做好,又不弄得怨聲載道,須講究方法。疫情爆發期間,我們發了大量公告,效果不錯,這次仍然可採用這些方法,提前把改造方案公佈,讓老百姓心中有數。”
符彥輝點頭道:“這些事本來就有益於民,多作宣傳後,應沒有太大問題。”
侯大能道:“我們還可以釋出公告,證求老百姓意見,上次疫情期間,老百姓的參與熱情很高嘛,民心不可欺,好好引導,則可以形成具大的力量。至於外遷墓,可由官府出面,在城外風水好的地方,劃一塊地,集中所有墳墓,作為公墓,統一管理。”
梁守恆擊掌道:“防禦使好計策。”
侯大勇又道:“現在鄭州城內,以官府為中心,層層擴充套件,但城市沒有好好分割槽,這次改造,可以把官府辦公地,居民生活地、手工業地、集市全部分開,另外還要在城區留下廣場、綠地,這樣城市才更加合理。”
侯大勇把具體事務交給符彥輝和梁守恆,以符彥輝為主,梁守恆為副。符彥輝、梁守恆召集各曹判司,經過反覆討論,對城市改造達成了共識,然後發出公告。
公告發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鄭州老百姓有的支援,有的反對,爭執不休。
現代社會有星期六、星期天,而到了古代社會,沒有法定休息日,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侯大勇一直在連軸轉,現在大事已定,便決定放自己幾天假,好好處理一下自己的私事。
婚期很快將至,侯大勇對於繁瑣的手續頭痛不已,委託富鞏幫他打理婚期所需事物。
侯大勇和符英身份尊貴,富鞏不敢馬虎,侯大勇和符英雙方八字相合,沒有相沖,已經交換了庚譜。現在要做的是“過文定” ,此為 “過大禮”之前奏,通常在婚禮前一個月舉行。富鞏幫侯大勇擇定了良辰吉日,攜備三牲酒禮至符家,正式奉上聘書。
奉完聘書後,富鞏就開始準備“過大禮” ,這是訂親之最隆重儀式,約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進行。由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並送上禮書。
富鞏把“文定”、“大禮”兩關過完後,婚期已逼近,侯大勇準備啟程去大名府,迎娶符英。
(第十五章)
鄭州歲月 第十六章 酒樓餞行
更新時間:2008…12…29 0:26:59 本章字數:5906
侯大勇到了古代已經一年多,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侯大勇由一名從北地回來的黑戶,透過在滄州、高平的系列戰鬥,得到了柴榮賞識,一躍而成為鄭州防禦使。侯大勇即將迎娶符彥卿之女、符皇后的妹妹符英,侯大勇成為了大周朝的皇親國戚。如此大的變化,讓侯大勇禁不住感慨萬分。
侯大勇準備啟程之時,符彥輝、梁守恆等平日和侯大勇相熟的官員,在鄭州最好的酒樓,備下了一桌豐盛的酒宴,為侯大勇餞行。侯大勇平日很少和鄭州諸官一起喝酒吃飯,盛情難卻之下,便和諸官一起到了酒樓。
酒樓老闆得知防禦使要到酒樓吃飯,急忙把酒樓裡裡外外打掃一遍,留了最好的雅間給侯大勇,並親自訂下菜譜。酒樓老闆不知道侯大勇喜不喜聽小曲,便找了新近才來的,據說是現在鄭州城最好的歌女備用,如果侯大勇要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