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3/4 頁)
商的往來,通商的往來再度刺激經濟的繁榮。呈迴圈狀。商人本質就是東貨西賣,謀取巨大的差價,從中獲利。
馬隊解決了商人要養許多大牲口,徒增成本的問題,也不用用人力推行前進,速度大大增加,時間就是金錢。有時候商機就是在和時間在賽跑。馬隊不光增快了通商往來的速度,更讓一地的貨物走到全國大江南北,為商業發展付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馬隊。而有些地方還會有連鎖馬隊,再各地設立分號。馬隊的生意紅火萬分,因為每個地方時常繁榮,商家不止一個。接完這個單子自然還有下個單子。總之雖說不是日進斗金,卻也是生意不斷賺的盆滿瓢滿。馬隊與鏢局談好了規定,兩方互不撈過界,鏢局負責保衛工作,而馬隊只做貨運,大家都有飯吃,而非相互競爭反倒讓各自掙得少了。所以兩個行業並不衝突,也合作的很好。十分和諧。
不過這還不是陸炳想要的,他想要的是更快的效率化。隨著蒸汽技術的日益完善,以及透過戰爭所實踐出來的蒸汽機原理,陸炳想要完成他的鐵路夢。新國,嶄新的國度,就是要做新的事情,做他人不敢做,不敢想,甚至想不到的新鮮事情,這才是新國的意義所在。只要有了鐵路,那麼不光是速度提升了,更能許多的發展,比如貨物可以大批運送,人們也有了可以到處遊玩的條件,從而推動南北融合和經濟文化民俗民情全方位發展。況且萬一國內情況有變,有戰事發生,還可以藉助鐵路快速行軍。
修鐵路不是個小工程,而且這般一來自然會影響馬隊和鏢局的生意,只不過偏遠地帶還是需要馬隊和鏢局的。況且鐵路是一條一條的修,而非一下子取而代之傳統運輸方式,只是讓運送更加多元化而已,屬於循序漸進互相彌補,故此對這些行業的衝擊並非很大很迅速,所以短期內不至於引發騷亂。國民變通,只怕待鐵路全部建成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找到新的謀生方式了。
陸炳在國策上變的決絕了一些,有人說這是因為皇子陸繹坐鎮中央的原因,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一旦計劃考慮周全就立刻實施,格外的雷厲風行。這和陸炳略微的優柔寡斷互相彌補,相輔相成,剛柔並濟效果極好。
鐵路開始修造了,場面遠比什麼傳說中的京杭大運河修建還要壯觀,因為所要用的民力不計其數,所用鋼鐵也數之不清。遇山開路,遇水搭橋,從北京直通南京,這條線路成為了新國的第一條鐵路線。當然與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不同的是,現如今的新國發展迅速,科技發達,而且國庫充盈也無內憂外患,故此在陸家依舊十分高的薪酬之下,大家非但不是怨聲載道,反而民聲鼎沸,紛紛期盼著這一壯舉的建成,為鐵路修建付出著自己的貢獻。大家都想看看到底這是什麼樣的新鮮事物,而陸家又會帶給國民什麼樣的欣喜。民心已變,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把修建之初的一些大臣提出的疑慮和顧忌紛紛擊碎。
鐵路的架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縱然是對於新國這樣國富民強的國家亦是如此,因為科技的限制導致生產力和工作效率並不是那麼給力。工程每日都有卓越的進度,雖然慢但對其他國家來說這已經如同驚為天人之舉了。
除了修鐵路這件大事兒,陸炳還對調了幾個軍區的首腦人物,比如李祥被派往西南軍區,而魏和則是到了北疆,南疆由湯克寬頻領,俞大猷總領海疆防禦和內河防禦。韓素髮因為身體不適,告病還鄉暫時在家調養,故此俞大猷才把內河防務工作給肩負了起來。現如今的長江黃河,不光可做軍事防禦,更因有了蒸汽船的緣故,故此可以逆水行舟,為通商的水路提供了選擇性。水路運輸,所需人手最少,承載卻是最多的。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事情也沒有盡善盡美的,水路運輸時間較長速度較慢這是很大的缺點。況且要想做通商往來,走大船就必須修繕河道。防止船擱淺和觸礁。這個工程從新國三年就開始了,目的並非是河道水路運通,而是為了方便百姓灌溉。防洪防澇,便於日後行軍之用。但現在多了通商的附加條件,也無非是一舉多得帶來了額外的利潤罷了。當然如此一來對俞大猷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減輕,因為內河經商通商,所防務歸河道衙門管理,所以除了在內河範圍內的江河湖泊演練兵馬外,河道的治安問題就不用俞大猷操心了。
唯一沒有變動位置的就是齊書海。齊書海與江炁秘密完婚,並沒有做什麼聲張,雖然陸炳對江炁進行了加封。不過齊書海也沒讓陸炳難做,更沒讓外甥陸繹難堪,只是秘密完婚低調行事。新國官員最多六年一調任,防止拉幫結派或者形成勢力。從而妨礙法紀公證。當然這更讓官員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