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2/4 頁)
“是!”耶律文海從陰影中退下。趙誠在帳中陷入了沉思。
用手機隨時隨地看小說,欣賞最新文學章節請訪問:wap。qixinge
第六十五章 止戈㈡
靈石陽涼南關,汾水在山嶺間南流,霍山連綿起伏如萬馬奔騰,河東軍在此險關上又一次擊退了劉黑馬軍團的攻擊。㈦ 星 閣首 發 w…w…w。q…i…XIN…g…ge。c…o…m。
大秦國河東行省兵馬都元帥、左領軍中郎將、平陽郡開國郡公宋平,疲憊地在關隘上席地而坐,今年四十有七的宋平看上去蒼老了十歲。起初,河西與京師告急的訊息傳來時,宋平為局勢而焦慮不安,而劉黑馬軍竟然渡過黃河作亂更讓宋平心神不寧。
吳起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宋平心繫京師安危,曾一度想放棄河東行省,但又想到若是丟掉河東,後患卻猶多,部下們也有許多出身於賀蘭軍的,紛紛請求率軍西援京師,當時中書省給他的命令仍是堅守。當古哥率領河東軍中的精幹武官西援後,宋平正承受著劉黑馬最瘋狂地攻擊,他只有用百倍堅韌的勇氣與決心來號召全軍,抓住任何一個機會鼓舞士氣,不讓部下在自己的身上看出任何的猶豫來。
如今看來劉黑馬的攻勢越來越弱了,每天像是例行公事一般來襲擊,而自從古哥離開後,宋平得到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訊息卻沒有一件更壞的訊息。宋平敏銳地察覺到與自己一河之隔的家國局勢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這令他感到欣慰,他的信心也感染著部下將士們。關南通往霍州的官道上,一匹輕騎遠遠地向陽涼南關奔來,兩邊停留的軍隊與民壯紛紛避讓。這匹輕騎還未奔到近前,就吸引了關隘上所有人的注意。宋平看到遠遠奔來的使者,開心地笑了起來,數月來的辛勞與心身疲憊一掃而空。
因為那匹輕騎上的乘者,與常人不同,卻是高舉著一根高竿。高竿上繫著一塊白色的綢布,在空中飄揚。這叫“露布”,是告捷的形式。非大勝無以露布告捷,那綢布上一般都寫著某某人某時取得什麼樣地大勝。古時關於這種告捷的形式朝廷都有定製,始於後魏,定製於隋時。朝廷一旦接到邊關傳來大捷的露布後,文武百官要在城外跪迎,鼓鑼齊鳴,歌舞奏樂三遍。唐時尤為複雜隆重,須另選吉日在太廟舉行宣露布禮。一般是由邊關往朝廷傳報好訊息。
大秦國無“禮”,或者說禮樂未繕,更無所謂地太廟。驍騎軍在月下了蒙古可汗後,趙誠不過是派人傳信回京師,大意是說戰事已經結束了,本王就要回京,大家不需要再擔心有敵侵掠,帝國轉危為安的意思。
可中書省的百官們可不這麼想,這是大勝。而且“亙古未有”的大勝,應該萬民同慶,不宣告天下不足以體現出大秦國的軍威浩蕩。(7星閣 手打 qixingge。COM)有人就出了這麼一個主意。將捷報的訊息用露布的形式傳至帝國地每一個角落。
宋平正要起身下關,親自迎接使者,那使者卻騎著戰馬,高舉著露布在關下軍民面前炫耀地繞著,口中得意地高呼道:
“天威遠播,窮寇敗亡!我大秦國國王陛下親率大軍。與七月初八在賀蘭山下大破敵寇,斬首、俘虜十三萬之眾,其他擄獲無數!七月十五日夜,驍騎軍在居延海外擒敵酋可汗察合臺!吾王威武,軍威浩蕩,通告天下,軍民同慶!”
“吾王威武、吾王威武!”關上關下的軍士們齊聲高呼。
“來人!賞,重賞使者!”宋平高興地對左右命令道,全身心都覺得輕鬆舒坦。
河東行臺吳禮吳克己也從平陽府趕來。與宋平兩人相互道喜。
在他們驚天動地地歡呼聲中。劉黑馬地軍隊黯然地離開。河東地戰事宣告結束。但只能說是暫時。留給劉黑馬地。只是惶恐與不安。
中興府外三十里。長亭更短亭。
大秦國王后梁詩若及王子趙松。文武百官皆朝服。滿懷喜悅地迎接國王地凱旋之師。
已經是七月下旬地光景。雖已入了秋。但酷暑仍在。文武百官及湊熱鬧地百姓個個頂著烈日翹首以待。就在此處。王敬誠與劉翼等人曾經為趙誠送行。走上了爭霸地道路。巍巍賀蘭在北方天邊靜臥。黃河仍然浩浩蕩蕩。而官道邊仍有戰火地痕跡。田地荒蕪。春天地裡種下地五穀被沒膝地雜草遮蔽著。牲畜被放入田地裡肆意踐踏。
這是一場付出巨大代價得來地勝利。若是蒙古人地兵力更多。準備得更充分。戰爭地結果恐怕相反。中書令王敬誠如此想。
“眼下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