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2/4 頁)
站出來表示贊成,“臣贊成!”
趙誠不想讓耶律楚材有別的想法,遂道:“監察百官本就是御史之責,晉卿就領這昭文大學士之職!”
“遵旨!”饒是耶律楚材,心中也是欣喜。這是大秦國的第一位大學士。
“恭喜耶律大人!”王敬誠等人祝賀道。
“多謝國主厚愛!”耶律楚材衝著趙誠躬身致謝,又對餘人連連表示,“多謝諸位同僚謙讓,在下還需諸位多多關照一
程亮見眾人似乎將自己忘了,又聽趙誠提到辦報紙這一創見,心中也是獵奇。又得知趙誠提到要挑選新進士入昭文館,他覬覦這一新職位。
“程狀元有無意願進昭文館,為朝桶遺補缺?”果然,趙誠問道。他見程亮對時事關心,又心思寬泛,就有了讓這個狀元郎入昭文館地打算。
“臣願意!”程亮連忙答應。
用手機隨時隨地看小說,欣賞最新文學章節請訪問:wap。qixinge
第八十一章 會盟㈥
大宋國使者苟夢玉正在與秦國禮部交涉,他雖然口鋒極緊,卻也暴露了他急於達成協議的心理。七星閣手機站: wap。qixinge
秦王趙誠命令禮部繼續恩威並用,向宋使施加壓力。他正忙著將新科進士們安排妥當。他欽點賀蘭書院的程亮程子明為狀元,為了搞平衡,這一甲第二、第三名就分別授了河東許敬和陝西楚明,在如何安排這一班進士們,趙誠頗費了一番心思。
朝廷新置度支使司,與鹽鐵、市舶兩司並列,度支之下設八案:賞給案、錢帛案、糧料案、常平案、發運案、騎案、斛鬥案、百官案,掌管全國財賦之數,分鹽鐵、市舶及戶部的部分職責,即掌握財政收支總數。擢戶部尚書劉中為度支使司,那些對數字敏感的進士們被分派到新的職司,卻只有“裡行”的頭銜,實際是見習之意。有了新鮮血夜,六部也就有條件選派有經驗的低階官員出京,紛紛加官一等,充實地方,補了一直空缺的地方職位,加強地方治理。
在科考中對律法有過研究的進士,一部分被分派到刑部,另一部分被納入集賢院,負責研究修纂新法典。這是對於剛踏入官場的進士們來說,則是一件相當有難度的任務。
其他有特長的人,比如對書畫、音律、金石等有才能的人,甚至是不知如何安排的人,統統被安排進入秘閣,負責古今經籍圖書訪書、購書、抄書、藏書、借書以及對圖書的編目、校勘、修撰等各項職能,還負責古字畫、器物的收集、鑑別與收藏。這則是真正比較輕閒的職事,如斡三半這樣的人物在這裡如魚得水。
史館則負責修撰夏國史,史館學士承旨許敬對蕃字一無所知,他和眾進士們只好從頭學起,一夜回到十多年前,再次學認字。又要負責起居注,並掌天文日曆,又要記載國史實錄、與朝廷時政,與“神仙之職”絲毫無關。
最不討新科進士們喜歡的則是新設的工學與農學。不幸分派到這兩個職司的進士們茫然不知所措。這些人倒是提前授了正式的官職,免了見習的身份,算作是朝廷對他們地安慰。
昭文館成了眾進士們眼紅的職司,因為自從它設立那一天起,就被秦王召見了不下五次。在未設翰林學士院的情況下,昭文館成了最能接近國王的職司。
狀元郎程亮被任命為昭文館學士承旨、判館事。即為領班,雖極為清要,卻不比宋人同樣的官職需有資歷較高者才得以任職,不過是從七品。餘館又有修撰、同修撰、校理、修國史、同修國史、編修、檢討、校勘、檢閱、校正、編校等等種種名目的小官,但均可稱“學士”,另還有孔目官、司庫官等小吏。七星閣手機站: wap。qixinge
新官上任三把火,程亮在趙誠地耳提面命之下,忙了半個月匆匆帶著大秦國首份報紙的樣稿求見。
“這是臣與眾同僚商議的樣稿,耶律大人親自過問多次。方才有此成果,分為時政、吏治、民生、民風、逸事與文學六類,每旬為一期。針砭時弊、求真務實、雅俗共賞是本報的辦報宗旨!”程亮眼中透著興奮。“奉國主之命,臣請中書令王大人手書報名曰:大秦新聞。臣師劉山長亦親贈稿件,只是劉師不願收筆墨費,說是辦報不易,盈虧尚未可知,以後臣若是能做到不虧空朝廷辦報銀錢,他才會考慮收筆墨費,以為表率。”
“劉明遠做地對。他不迂腐。也不差那點潤筆費。但將來若是有寒門之人投稿。一旦被採用。收點潤筆費倒也可助己求學為文。將來也好報效朝廷。何樂而不為?”趙誠點點頭。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