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1/4 頁)
既便是張柔對自己順天府治下逐、易、安、保、定、雄、霸、祈、深、河間等地控制得力,手中的兵力不下五萬,但他卻不敢唐時藩鎮那樣對趙誠不尊,相反他極為尊重趙誠的地位,讓出財權也是他做出的讓步,只要趙誠不要逼迫太甚。他所仰仗的,一是手中可觀的實力,二是他在這些州府的根基與人脈,三就是趙誠還需要這些武人賣命和征戰天下。
未來會如何,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包括保州城外的這些迎駕的人群,這當中還有一些對張柔頗為不屑的讀書人。大約以地方對抗朝廷的人物,常常不為文人所喜。張柔越來越不敢小視趙誠,他張柔只是以保州為棋盤,而趙誠玩弄的卻是天下,他很想知道趙誠將來會如何對待他。
趙誠在張柔等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保州城下,一時間萬民參拜氣勢上倒是極為壯觀。
“國主能親來我保州,滿城父老百姓皆感榮耀,這不,早早地來到城外迎駕,以觀聖顏!”張柔在身邊說道。
“這全是張元帥治理有方,聽說張元嘶向尊師重教,數年之功,保州百姓人人知禮節孝義。今日一見,果不出孤所料!”趙誠笑道。
那迎駕的人群中,文人們踮足觀看,想親眼見見傳說中的秦王是個什麼模樣。是不是有三頭六臂的本事,否則能將天下玩弄於手掌之中。這些讀書人並非都依附於張柔,大多數人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張柔對讀書人一向尊敬,將廟學遷到保州城東南,增其舊制。不過這些讀書人卻想得晉身之路,保州是沒有指望的,因為當官掌權的都是張柔的私人,參加科舉就是唯一的一條金光大道。
可河北二十年沒了科舉,此後秦國興起,及至張柔臣服於秦國,才有讀書人遷居河東,應試赴舉。但河東人文薈萃,文風鼎盛。科考競爭激烈,秦國朝廷忙於內政,一直沒有機會理會河北諸路。現在已經到了在河北派遣提舉學政的時候了。
趙誠當眾宣佈,將提高河北士子中第唱名地人數,這也算是拉攏河北讀書人的舉措。
趙誠刻意地走到人群地面前。噓寒問暖。和藹可親。一轉身就忘了方才那人姓甚名誰。如眾星捧月般。趙誠被迎入了保州城。
張柔將自己地宅第讓了出來。充做趙誠行宮。趙誠打量一眼這宅子。雖然佔地甚廣。但卻並不奢華。看來張柔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本來地出身。
接下來就是張柔地心腹部下挨個覲見。⑦星閣手打 QIXINGGE。除了何伯祥趙誠早就相識外。還有喬惟忠等將領。趙誠一一封侯、伯、子、男。送出一大堆爵位。並依職位大小。賜金符九、銀符十九。代掌大權。表明趙誠對他們個人權力地認可。這讓眾人個個笑顏逐開。
有人地地方就有江湖。又有“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地道理。譬如文官們總是不自覺地將某位文官劃入耶律楚材所謂地燕派或者高智耀地所謂夏派。最近幾年又有昭文館程亮這樣地常常被秦王召見地所謂少壯派。
而武官們在吹噓自己時。也不自覺地以追隨趙誠長短為標準。這既有何進、陳不棄這樣地元老派。也有葉三郎、郭侃這樣地少壯派。還有田雄、郝和尚這樣地山西派。甚至那些從武學中得到提拔地人又有共同語言。但這樣只能說明他們資歷上地深淺。並不說明他們之間有任何重大地矛盾。當然現在又多了個河北豪強派。這支新入力量卻不為那些對秦王誓死效忠地將領們所喜。
何進與陳不棄、古哥、葉三郎、曹綱幾人當然不喜歡。凡是對他們所誓死效忠地秦王三心二意地。都是他們地敵人。他們在趙誠身旁邊安靜地坐著。看著一個個將校在趙誠面前恭維著。幾人交流著只有他們才能讀懂真實含義地眼色。
在對待豪強的態度上,中書省主張安撫,樞密院及武將們大多贊成以武力剷除,這其中有些複雜,中書省幾位正副宰相的用意在於驅使豪強們幫助朝廷奪取天下,徐圖之,重點在於秋後算帳。
何進等人雖然並不反對,但是若是豪強們功勞太大了,卻令他們有些不滿,因為他們趨向於快刀斬亂麻,以最直接的方式解決所有地煩惱。為趙誠奪取天下的事情,應當是從他們開始,也應由他們來完成最後一場陣仗。
何進甚至早就暗中與李楨等人討論武力討平河北的計劃,只是後來趙誠明確制止,才暫時作罷。趙誠早有自己的計劃,而且是在武力保障下的計劃,計劃就是從徵稅開始,
趙誠與張柔等人談天說地,他一向健談,而且見多識廣,又常年行走在權力圈內,既便是戎馬二十餘載的張柔在趙誠面前也覺得自己坐井觀天。眾人半是恭維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