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頁)
夏國史的老學究們,已經無人還在使用蕃字,漢話才是官方唯一的語言,元昊時的一切努力不過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樓閣,經不起風雲激盪哪怕是稍微的摧殘,白高夏國不過滅亡才短短的數年。
宋國使者一行經過萬里奔波,終於在三月地時候抵達了目地地。中興府外,一面玄黃王旗迎風招展,秦王趙誠甚至親自出城迎接,給足了面子,他本不應該如此自降身份。
趙誠當然不是他印象中的那個賀蘭國王,他已經成為一個雄立一方地霸主,一個用兵雄奇讓天下人驚歎的國王。左右英挺的軍士持刀挽弓,伺立兩側,目光如炬,如虎狼之師讓人不敢直視。
“昔日,孤曾有言,苟大人若是來我中興府,孤一定盡地主之誼,今日苟大人奉貴朝陛下欽命來我中興府,孤縱是有萬千軍國重事,也要倒履相迎。”趙誠道。
苟夢玉連忙行禮,受寵若驚,心中卻很得意,因為受到了如此高的禮遇,即使回到臨安也好向任何人交待。
“國主厚愛,外臣感激涕零,但願貴我兩朝撥雲見日,世代友好。”苟夢玉躬身說道。
“是嗎?”趙誠反問道,“孤以為苟大人是奉貴朝陛下前來問罪來的。”
“不敢、不敢!”苟夢玉連忙道。
“我河西有句俗語,不會拉弓就不要放箭,不會說話就不要開口。”趙誠道,“孤也送給苟大人一名話,朋友來了有美酒佳餚,若是敵人來了,只有刀箭相迎。”
“國主言重了,外臣是奉我朝陛下而來,並不是為了樹敵而來,況我朝向與國主未有交集,也不曾與貴朝有過爭執之處。”苟夢玉道,又覺得這話有些示弱,遂補充道,“可是貴軍在關外駐紮,日夜練兵,怕是欲不利於我朝吧?難道這也是國主的迎客之道?”
“哪裡、哪裡!我軍不過是在那裡練兵而已,又不曾攻打過貴國。”趙誠將仙人關外的無數次小衝突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苟夢玉也不想將這本很融洽的氣氛給攪和了,連忙將那三位太學生引到趙誠的面前。
三位太學生再一次見到趙誠,再也沒有高唱“踏破賀蘭山缺”時的勇氣,這裡不是臨安府,他們是站在一個殺伐果斷的王者的面前,護衛在側的親衛軍讓他們三人真正意識到自己身在“虜營”,不敢造次。
趙誠卻拉著三位太學生,大談著“友誼”,彷彿不經意間又道:“金國使者恰好也來我中興府,苟大人不如與金使比鄰而居,那館舍剛剛翻新,夠寬敞。”
苟夢玉剛放下的心,又徒然提了起來。金國使者在這個時候來中興府,為何事而來,苟夢玉飛快地盤算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趙誠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金人約我軍攻大宋國,孤有些犯難,金宋兩國有什麼解不開的難題,不如你們自己解決的好。可是金主與孤有兄弟之約,互為守望,這個真難辦吶!”
金使不是別人,正是烏古孫仲端。雖然秦、金兩國達成盟約,但完顏守緒還是覺得趙誠提出的條件太苛刻,尤其是那一百萬兩銀子,對於捉襟見肘四處缺錢的金國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皇帝也缺錢。正是如此,金國舊事重提,想讓宋國“歸還”積年的歲幣,宋國當然不願意繼續這種以往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軍力上也不怕金國,尤其是還有主戰派想趁機收復中原呢。所以金國就有了與秦國聯手南攻的打算。
正應驗了那句話,欠錢的比要錢的理直氣壯。
攻打宋國是一個糟糕的主意,完顏守緒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主意的壞處,他知道自己對於秦國還是有用處的,所以他看上去想以此來拖延交付答應秦國的銀錢,除非趙誠答應放棄。於是就有了烏古孫仲端的再一次出使中興府,與秦國朝廷交涉的事情。
趙誠既想大撈一筆,壯大自己的實力,又不想讓金國馬上亡國,金國還有存在的必要,這正讓完顏守緒有所依恃,但趙誠更不想讓宋國成為自己的對手,至少眼前絕對不行。在幾位正副宰相的建議下,趙誠審時度勢,想到了一個還算不錯的主意,就看宋國願不願意接受他的條件。
苟夢玉仔細計較趙誠的話,既瞭解到本國面臨的局勢,提醒自己要小心從事,又從趙誠話中聽到事情還有向好的一面轉變的意思。
他心中打定主意,決定走一步再看一步,心事重重地跟在趙誠王駕的後面往城內行去。
用手機隨時隨地看小說,欣賞最新文學章節請訪問:wap。qixinge
第三十三章 春寒㈥
趙誠親自迎接宋國使者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