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隨太師覲見成吉思汗,曾見過那顏侍立在大汗的身邊,那顏的大名我蒙古人誰個不曉呢?”蒙古軍官笑著解釋道,有些巴結的味道。
“哦!那你應該在中原啊,怎麼會來到這裡呢!”趙誠問道,他的目光掃視了一下那服色顯眼的金國使者一行人。
“回那顏,這位大人是金國朝廷的使者。”蒙古軍官改用漢語說道,“來此覲見我汗。”
“噢”趙誠長長地拖著口音,衝著那使者笑著道,“不知這位使者大人如何稱呼?”
“本使乃大金國皇帝陛下禮部侍郎烏古孫仲端①,奉吾皇萬歲欽命,赴西域與蒙古大汗共商國是!”使者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大人辛苦了,在下趙誠,蒙古人稱我為不兒罕,是此間河中府的大達魯花赤。大人來的很不巧,成吉思汗初春時就已經出征去了,現在沒人知道他的行在到底設在何處。大人遠道而來,風塵僕僕,不如入我撒馬兒干城,休息幾日,我派人替你打探一番如何?”趙誠道。
“那多謝大人了!”烏古孫仲端拱手稱謝道。
“如此甚好,大人身為金國皇帝的使臣,來覲見我汗,身為我汗的臣子,不能不盡地主之誼,我派人引大人去館驛沐浴小憩一下,晚上我將在我的官邸設宴款待大人,大人一定要賞臉!”趙誠笑著道,不待烏古孫仲端同意,他轉頭吩咐道,“蕭不離,你引這位使者大人去館驛歇息,不要慢怠了!”
身旁的契丹侍衛蕭不離聞言一抱拳,立刻沉聲說道:“遵命!”
烏古孫仲端只得跟著蕭不離而去,不論他願不願赴宴,只留下那位蒙古軍官和他手下計程車兵。
趙誠掏出幾枚金幣,扔了過去:“我的生日剛過,凡是我遇到的蒙古人,我都見面有賞,這些小錢你們拿去喝酒吧!”
蒙古軍官大喜,和手下忙不迭地點頭哈腰道:“多謝不兒罕那顏,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說完這些蒙古人便入城而去,至於他們喝酒會不會付錢,那就難說了。趙誠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中暗笑。
“主人,他們新來乍到,一向撒野慣了,在城裡要是惹是生非,該怎麼辦?”趙誠身邊的另一位侍衛陳二問道。
“看看吧,他們要是不過份,就隨他們去。”趙誠道。
“這些蒙古人就是強盜,跟他們相比,沙漠中的強盜就是大好人。”陳二小聲地低咕道。
趙誠看了看陳二臉上的不憤之色,心中莞爾,笑著打趣道:“這話可不要亂講,小心你的小命。”
“主人,我陳二已經死過一回了,再死一回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陳二道,“我的性命只屬於主人一人,別的人若是想要,還得看看我答不答應。”
“陳二,你這個名字不太好,我替你改個名字如何?”趙誠笑著道。
“那太好了,我在家排行老二,小的時候我爹就這麼叫,我爹也大字不識一個,結果就成了我的大號了。”陳二道,“若是得到主人的賜名,讓小的感激不盡。”
“我看你跟蕭不離總是形影不離,那你就叫陳不棄吧,不離不棄,才是好兄弟好袍澤!”趙誠道。
“這個名字好,多謝主人賜名。”新鮮出爐的陳不棄興奮地跪拜道。
“起來起來,別動不動就跪下。”趙誠將他從地上扶起道。
“不離不棄,做兄弟要不離不棄。您是我的主人,對我們諸般兄弟都有活命之恩,如同再生父母,我們諸般兄弟定會不離不棄,護衛主人身側,管叫小人與壞人不得近身。若違此誓,不如改姓貓狗。”陳不棄發誓道。
“不離不棄,好啊!”趙誠也連連感嘆道。
~~~~~~~~~~~~~~~~~~~~~~~~~~~~~~~~~~~~~~~~~~~~~~~~~~~~~~~~~~~~~~~
注①:【烏古孫仲端】女真人,本名卜吉,字子正,承安二年(1197年)策論進士,是金國忠臣,《金史》有傳。
第二十九章 伐交㈢
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說,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依靠謀略取勝,最好的情況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是用謀略不能獲勝,那就“伐交”。但此金國的“伐交”並非是從外交上戰勝敵人,比如和宋國、西夏達成和平協議甚至結盟,共同對付蒙古,相反的金國在北方蒙古壓力稍減之後,從興定元年(1217年)就開始南侵宋國數年,這並不能得到什麼便宜,卻耗費著自己的精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