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感謝上帝——是免費的。下課後我可以找個工作,賺點必要的零用錢。於是我及時在紐約市立大學注了冊,但是心情卻很憂鬱。為什麼?這純粹出於十足的勢利心。市立大學不像哈佛、耶魯和哥倫比亞那樣擁有許多傑出的教授,這是事實。但是它有嚴格高效的課程,已培養出不少訓練有素的畢業生。校友中就有許多著名人士。然而它是一個免費大學,來讀書的大部分是社會地位相當低,通常缺乏斯文的窮學生。而且,他們極大多數是猶太人。進這所大學而不是進哥倫比亞,意味著接受低下的地位和承認失敗。儘管我儘量客觀地看待這件事,但老實說這種會引起別人反感的結論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紐約市立大學學生與一流大學畢業生相比在社交和就業方面處於一定的劣勢。這種態度①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1865):美國第16位總統(1861—1865),共和黨人。堅決反對奴隸制,1862年發表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次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口號,1865年取得南北戰爭勝利。但不久遭到暗殺。——譯者反映出1911年美國人普遍的勢利心態,我也接受了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念,使我的屈辱感更加強了。
①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1865):美國第16位總統(1861…1865),共和黨人。堅決反對奴隸制,1862年發表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次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口號,1865年取得南北戰爭勝利。但不久遭到暗殺。——譯者我在紐約市立大學很不愉快。出於我的不健康的心態,這個學校的一切都使我不滿意不稱心。有一天我的抽屜沒上鎖,兩本書不翼而飛了。丟了書是要賠償的。我既氣餒又厭惡。我沒有任何零用錢的來源。絕望之中,我作出了極端的決定:放棄求學,找工作做。
我的第一個職業是裝配電門鈴的按鈕。大約6個男孩圍著一張桌子,桌上有幾隻盛放著等待裝配的各種零件的籃子。在稍加點撥之後,我學會了簡單的裝配動作,變成這個小組裡的一名老手。我們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一直到下午5點半停工。當中有45分鐘午餐時間。我想每週大概花掉55個小時,在一個星期中同樣簡單的手工操作要重複多少次我已不願去計算了。
為了消磨似乎沒完沒了的時間,我開始一邊工作一邊默背詩歌。幸而,我記住了大量的詩作,包括格雷①的《輓歌》,《魯拜集》②的全部詩歌,甚至《埃涅阿斯紀》③的前400行詩。我坐在遠離別人的地方,一方面忙碌地、熟練地幹著比較簡單的活,一方面與偉大的詩人“談心”。
過了一段時間——也許兩個星期——我對裝配按鈕的單調乏味越來越討厭,於是重新在《紐約時報》招聘版尋工作。有一則廣告為紐約市中心弗爾頓街95號一家電話機工廠招聘員工。該廠每週支付5美元工資,因此很吸引人。星期一清晨我就到達了這家髒兮兮的電話機工廠。要求工作的人相當多。不久,老闆洛夫勒先生進來面試我們每一個人。他詢問我的教育情況,聽說我是中學畢業生,印象很深。然後他問我的經歷,特別是能否操作鑽床。我回答他可以,他說我被僱傭了,第二天開始上班。工作時間是上午7點半到下午6點。到新的工作單位去要乘更長時間的地鐵,但我可以在與以前同樣的時間起床。不便的是7點鐘我才到家,剛剛趕上吃晚餐。
洛夫勒在僱傭我時還僱了其他4個男孩,我們合在一起使得他的小廠顯得過分擁擠。很清楚,他將不會一直僱我們。3個年紀較大的僱員中,有一個很快對我們說,這是老闆每年耍弄的花招。他打算生產許多零件作為儲備,把我們大多數僱傭到這些活做完——大約一年之久——為止。
洛夫勒電話公司在一幢很小的樓房裡只佔一層樓面,但是這個廠卻有許多機器,忙忙碌碌於很多生產任務。最終產品是向私人使用者提供的電話裝置。大多數電話裝置安裝在當時正在派克大道、第五大道、西端大道和河濱大道建造的大型公寓房子裡。安裝工作包括在走廊上裝交換機,在每個套間裝電話機以及安裝連線它們所需要的複雜電線。在我學徒生活結束後許多年裡,每當我訪問住在這些大道上的朋友時,我常常注意電話交換機上洛夫勒的商標,心想不知我的手有沒有幫助裝配過這些裝置。
洛夫勒的信條是“決不付錢給別人去做你自己可以做的事”。因此他買進價格最便宜、從而東西最粗糙的元件,然後切啦、鑽啦、磨啦、鑄造啦、①格雷(Gray,1716—1771):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主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