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接收乞丐(第1/2 頁)
看到門外的那些乞丐,文主薄開口說道:“小郎君,這些乞丐有你接手,可是解決了縣衙的大問題,稍後記錄完,由老夫將他們送去齊王莊。” 王遠拱手說道:“有勞文主薄了,正巧我也要回去,我先去店鋪裡,稍後文主薄命人過去通知一下,咱們一起出發。” “成!” 王遠回到食肆,安排眾人收拾著,人多收拾的也快。 石磨放在一個屋內,安裝妥當,便可開工。 這時,姚大牛過來喊眾人吃飯,原來已經到了午時。 吃過午飯,文主薄便派人來叫王遠。 留下十幾個村民幫忙壘火炕,估計不用兩個時辰就壘盤完。 王遠和馬震帶著幾個士兵趕著馬車來到縣衙門前,十幾個武侯正在看著那些乞丐。 文主薄已經在那裡等著,見到王遠過來,遞上兩張紙,笑著說道:“小郎君,一共一百多人,這上面寫了名字,籍貫我已留在縣衙,下面那張都是沒有身份證明,可以說是非編戶。” 王遠看了一眼,近一半的人都是非編戶,即使把他們當成奴隸也不違法。 在編戶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算是自己的,但是非編戶可是不算的,縣衙自然是要做好記錄。 “多謝文主薄,請上馬車,咱們邊走邊聊。” “好。”文主薄揮手示意出發,便和王遠一起坐到平板馬車上。 幾個武侯將乞丐們喊起來,一同向城外走去。 出了縣城,速度便加快了起來。 王遠笑著說道:“文主薄,此番去了我齊王莊可不著急回來,一定要用過飯再走,咱齊王莊的飯食可不比拉麵的味道差。” “這一來一回恐將天黑,老夫還要步行,城門關閉前要回來交差,若是城門關閉,再麻煩弟兄們開城門總歸是不好。” “好吧,以後休沐,有空再來,我再請文主薄飲酒。” “一定,一定!” “文主簿與這些兄弟們為何不騎馬?” 文主薄嘆息一聲:“前幾日突厥人進犯烏城,朝廷抽調附近幾個縣的民夫和馬匹前往運送糧草,咱們縣衙僅留下了一匹馬,今日被縣丞王大人騎去了。” 王遠與文主薄閒聊起來,文主薄也是個健談之人。 主簿開始設定於漢代,也是縣令的佐官之一,主要負責戶籍、緝捕、文書等文職工作,其辦公場所稱為簿廳,其職能相當於後世縣長辦公室主任或者秘書長。 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於各級官署中;隋、唐以後,主簿是部分官署與地方官府的事務官,重要性減少,六部之中甚至都沒有這一職位,根本不入流,也沒有品級,說他是小吏中最大的官職也不為過。 宋人鄭獬有詩云:“桐廬主簿官雖小,百里之間亦有民。”(《送隋孝廉之官桐廬》)。 所以宋朝以後主簿雖然是舞文弄墨之人,可也是縣裡的頭面人物之一,而且在玩起心機方面,是獨樹一幟的。 此時唐朝初期,百廢待興,主簿正是最累的一個,可以說縣衙中的大小事務都要經過他的手。 想到這些,王遠不由的對文主簿生起了一絲同情之心。 行至半路,一個武侯快步走上前來,開口說道:“文主薄,那些乞丐都走不動了。” 文主簿看了眼後方,說道:“小郎君,我看不妨歇息片刻。” 王遠點點頭:“成,這些乞丐腹中無食,走了許久,確實是累了。” 馬車停了下來,後面的人通知下去,人群慢慢聚在一起,直接坐到地上休息。 一路疾走,確實有不少人掉隊的。 等到所有人到齊,王遠和文主簿來到眾人面前。 看著這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乞丐,男女老少都有,好在沒有殘疾人,或許乞丐也有優勝劣汰吧,這個時代,殘疾人更加不適合要飯,除非在家中有人養活,一旦出來要飯,即使討到食物,也有可能被其他乞丐搶走,時間一長,只能餓死。 見乞丐們都看了過來,王遠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想必你們當中應該有許多人認識我,我就是滋水面館的東家。這位是縣衙的文主簿,他已經跟你們說過,到我齊王莊做工能吃飽飯。沒錯!再有半個時辰的路程就到了,到時大夥就有飯吃了,以後只要大夥好好做工,我保證每個人頓頓都能吃飽,還有新衣服穿,新房子住!” 一個老人站了出來,拱手施禮,開口說道:“年前小老兒就在麵館後巷時常見到小郎君,可以說小郎君救了我等大部分乞丐的性命,我等願意追隨。小郎君猶如我等的再生父母,請受小老兒一拜!” 說著老人就要下跪,王遠連忙上前扶起,開口說道:“老人家不必如此,從今以後,你們也算是我齊王莊的人,在我齊王莊可不興跪拜。” 其他人見狀紛紛起身施禮,大呼:“多謝恩公,我等願意去做工。” 王遠壓了壓手:“好好,都坐下休息吧。” 這些人但凡有活路斷不會在這接近春耕的季節背井離鄉,若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最好的出路也就是賣身為奴,可是哪個人真的願意做奴隸?那些老人恐怕做奴隸都沒人要。 嘆息一聲,和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