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盤下店鋪(第1/2 頁)
這個方法在後世很常見,無非就是最大限度的刺激生產力。 將來還可以用此法將開墾的土地承包出去,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以便將勞動力更好的利用起來。 王遠說道:“老頭兒,隨我去內院,你同馬大哥他們將銅錢搬來,今日先給給那些老弱婦孺每人十文,青壯勞力每人二十文。你們幾個老人負責發放,以後每日一發,防止有人沒來冒領工錢。” “善!” “今日先這樣,明日可就按做的多少發工錢了,若有投機取巧,出工不出力的,影響的是他們小組的工錢。” 嶽老頭聞言,讚道:“此法絕妙,能夠杜絕一些遊手好閒、敷衍了事之人。” 王遠點點頭,說道:“嶽老丈,你們父子先去用飯吧,早些回去,明日將工具帶來。” “成!” 王遠幾人轉身離開,來到宅院。 宅院門前,方興正在和幾個村民製作平板車。 這種木製馬車製作簡單,最主要的問題是車輪的轉軸容易損壞,需要經常更換。 回到內院,讓馬震幾人幫忙拾了些銅錢,回去讓老李頭幾人發工錢。 王遠回屋畫了一張圖紙,拿到打鐵作坊,交給了楊老四。 楊老四和石鐵匠看了下,楊老四問道:“小郎君,此物可是用到車輪上的轉軸?” 王遠笑道:“楊伯好眼力,不愧是軍器監出來的。此轉軸可能打造?” “構造與木軸有些類似,不難打造,只是打造出來後需要打磨光滑圓潤,方能結實耐用。” “此事不急,等曲轅犁打造的差不多了再做,以後有車軸壞了更換上就行。” “成。” 王遠畫的圖紙是一種簡易軸承,並不是那種滾珠的,以手工打造,根本打造不出那種滾珠,更不用說是軸承了。 這種簡易軸承雖然比不上滾珠的,卻也比木質的強多了,抹上葷油潤滑,省力又耐磨。 不遠處傳來了哨音,眾人一起來到食堂。 食堂外,老李頭幾個老人正在發工錢,馬震幾人和一些士兵幫忙維持秩序。 領到工錢的人都樂的合不攏嘴,紛紛結伴回去。 王遠看了一會兒,便進去食堂吃飯。 先回來的做工的村民都吃完了,裡面只有那些士兵和家屬在吃飯,見到王遠紛紛起身行禮致謝。 王遠笑道:“都不必多禮,快快用飯。” 後面做工的人陸續回來,領完工錢開始吃飯。 人越來越多,看到王遠,都好奇地打量著。 王遠匆匆吃完,走進食堂。 裡寶二十多個婦女忙的腳不沾地,那些人吃的確實多,能夠看出來屬實出了不少的體力。 找到石大嬸,王遠說道:“嬸嬸,做這麼多人的飯食很累吧。” 石大嬸說道:“確實有點累,主要是一整天都沒閒著。” 王遠眼珠子一轉,眼神中帶著狡黠,嘿嘿一笑,悄聲說道:“嬸嬸,今日做工的不是來了一些婦女嗎?我見至少也有近百人,其中不乏一些品性相貌好的,你去招一些過來幫忙。咱們村中大部分青壯都還沒婆娘哩,你懂我的意思吧?” 石大嬸掩嘴一笑:“我懂,我懂!” 天色漸暗,眾人還在吃飯,王遠獨自一人回到內院。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帶著十幾人拉著一副石磨,來到藍田縣,將銅錢交給林掌櫃。 食肆的結構和旁邊拉麵鋪子是一樣的,也是有個後院。 這兩年生意慘淡,食肆裡沒有僱人,林掌櫃一家四口人在吃住都在裡面,他的兩個兒子做雜活,妻子做廚娘,自己負責收錢。 此時早已收拾好東西,在千恩萬謝中,一家四口揹著大包小包,離開了。 王遠心中早就樂開了花,這也算是雙贏吧。 食肆中只留下一些胡桌胡凳,還有一個櫃檯,都很陳舊。 後院廚房有一個破舊的灶臺和一些廚具餐具等。 王遠讓他們裡裡外外收拾一遍,大部分物品放到後院庫房。 留下幾張好點的胡桌,可以放上豆腐等售賣的東西,等回頭做幾個新的貨架或者櫃檯擺上。 王遠對吳小海和那對小夫妻說道:“出去走街串巷時,對鄉親們說一下,咱們在這裡開了間鋪子,專賣豆製品,若是客人多了,可以回村裡再叫兩人來幫忙。” “成!” 交待完,留下他們繼續收拾,自己帶著馬震向縣衙走去。 剛來之時就見到了,縣衙門外圍著一群人。 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人在圍觀,並不時地指指點點,議論著什麼。 “這群叫花子終於走了。” “是啊,縣城裡沒有了乞丐能安生不少。” “聽說是有大戶人家將他們收留了。” “什麼大戶人家能收留這麼多人?該不會是當成奴隸賣了吧?” “噓!小點聲!聽說是齊王莊!” “哦哦哦,我懂!” 王遠打眼看向圈內,一百多名乞丐正排了兩隊,前面擺著兩張桌子,兩個小吏在做記錄,幾個衙役維持著秩序,記錄完的乞丐到一旁坐在地上等著。 王遠看了一會兒,便進入縣衙,找到文主薄。 兩人寒喧了兩句,王遠遞上一小壇白酒,笑著說道:“此乃我齊王莊釀製的好酒,請主薄大人嚐嚐。” 文主薄順手放入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