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我們
依然存在一點困惑:在西班牙征服時期,墨西哥峽谷等高地的人口密度可以達到
每平方英里500 人,這一數字是相對可靠的,那麼高地與盆地人口密度相差的就
過於懸殊了。很多現代考古學者認為文化進步與人口密度成比例對應發展。但這
一理論在解釋瑪雅古典主義時期早期主流文化的發展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把建造宗教中心需要的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比較,其結果可以用來驗證
上文提到的考古學和農業方面的研究成果。
太陽金字塔是墨西哥峽谷最大的、中美洲第二大建築結構。它的建造使用了
100 萬立方米泥土。據估計1 萬名兼職勞力工作20年才有可能建成這座金字塔的
地基。這樣巨大的勞動力需求量大概只能在幾步之遙的特奧提華坎才能招募齊,
因為這一峽谷的人口密度足以填補需求。
最大的瑪雅金字塔的體積是5 萬立方米多一點,差不多是太陽金字塔的1 /
20。 這兩座建築的比例恰好與兩地人口密度的比例(500 ∶30)驚人相似,甚至
可以說是完全吻合。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估計的人口密度是切合實際的。這
樣的人口密度可以保證瑪雅有足夠的勞動力建造宗教中心,即使把為石灰窯收集
木材的勞動力、雕刻大量石碑的泥瓦匠和進行瑪雅建築上的個性化精細雕刻的工
作者都考慮在內,也還是可以的。
……
更多免費TXT電子書
請到txt。Aisu。cn
……
該TXT小說下載自Aisu。cn
歡迎到BBS。AISU。CN一起交流
建造瑪雅神廟無疑需要大量的人力,但事實上,這項工作更需要獨特的洞察
力。毫無疑問,這些勞動力包含了大量的手工業藝人、樵夫、石灰燒製匠、石匠,
建築工人以及雕刻師等。相對來說,建造太陽金字塔所需要的技術工人比例要低
得多。
尤卡坦的普克地區由於其有限的水源成為人口研究的最佳地點。在該區域內,
坐落著四大遺址,它們分別是:烏克斯馬爾、卡巴赫、拉布納和塞伊爾。與尤卡
坦15處其他遺址相比,這四處宗教中心在古典主義時期末期大約興盛了250 年的
時間。似乎是一夜之間,普克地區的居民掌握了一種新的貯藏食用水的技術,於
是大量人口湧入進來。
儘管在尤卡坦北部水平線的位置很高,常年都可以從泉水或是瑪雅人挖掘的
井中取水,但是在6 月份的乾旱季節裡,普克地區幾乎沒有水源可尋。人們常常
把水從遠方運輸到這裡來,即使是每平方英里五個人的荒涼地帶,也必須配給他
們水源。然而,這裡以土地肥沃而著稱。
普克地區以星羅棋佈的蓄水池而聞名。Chultune是一種雕刻在石灰
石岩床上的蓄水池,它們也被設定在宗教中心廣場上的石塊上。蓄水池是一個半
圓形,它有一個寬寬的底部,在頂端有一個直徑大約40厘米的小孔。
有跡象表明蓄水池的內表層塗有一層灰泥漿,而且常常位於僅存的灰泥地板
下方,它的斜度可以自然地使水排進貯水池。蓄水池的入口常常蓋著一塊嚴格斜
截的石塊,使其與地表面保持平齊,這也許能減少掉落的危險。在儀式中心的廣
場地下發現了大量的蓄水池,同樣蓄水池也是這一區域的一些小地方的特徵,但
是從尤卡坦平原到北方地區卻沒有發現蓄水池。蓄水池的規模非常標準,其容積
平均約為7500加侖。透過對普克地區月平均降水量及這一地區人均耗水量的估計,
一個蓄水池每年可以足夠提供25人的飲用水及生活用水。一個較大中心的那些蓄
水池可以長期提供2000至6000個人的用水,在適合居住的地區,一個蓄水池可以
為一個大家族提供足夠的用水,當然上述地區應該還有一組一定規模的蓄水池使
人類的居住成為可能。
普克的四個主要的禮儀中心——烏克斯馬爾、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