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的時刻
您知道不自知是什麼嗎?精神分析學家把不自知看作是隱藏在無意識中的狡詐手段所得來的結果。實際上,這是多麼空洞的理論,在我看來,不自知是我們自覺意志力量最顯著的標誌,當我們的情感和意志背道而馳時,意志便利用所有的智慧來達到目的。
“應該相信的是,我其實是想被戳穿的。”我對剛剛重新回到家的列夫說道。我可以發誓,列夫與全天下的人密謀想要完成我的心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第一句,像所有出色的門房一樣,我本不可能讀過這本書,也不會在聽到這句話之後的句子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驚跳動作,在這恩賜的時刻,是不會知道這句話是來自托爾斯泰的作品,因為,即便是小人物對這本書很敏感,並且知道這書屬於偉大文學作品中的一部,即便如此,也萬萬不會參透這高階知識分子才能企及的高深莫測的內涵。
我花了一天時間試圖說服自己不要庸人自擾了,某某先生,一個錢多得足夠買下這五樓的人,他一定會有其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怎麼可能將一個智力發育遲緩的門房這帕金森氏病似的一跳放在眼裡。
不過後來,快到晚上七點時,一個年輕人按響我的門鈴。
“您好,太太,”他操著一口標準的法語對我說道,“我叫保羅·居揚,是小津先生的特別秘書。”
他伸手遞給我一張名片。
“這是我的手機號碼,裝修師傅等會兒到先生家裡來裝修,我們希望這不會給您帶來額外的工作負擔。因此,要是出現問題的話,打我電話就行,我會盡快趕過來。”
您可能注意到這一點,這是一出缺少對話的短小喜劇,按理說,透過小破折號法語中通常用小破折號來表示對話。--譯註便能知道對話的多少。
本應該再說些像這樣的話:
“認識您很高興,先生。”
然後:
“很好,我一定不會忘記。”
事實上卻沒有這樣說。
在無須被逼迫的情況下,我變成了個啞巴。我意識到我是張著嘴的,不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我很同情這個漂亮的年輕人,因為他正強迫自己注視著一個名叫勒妮的體重達70公斤的笨重青蛙。
在相遇的一幕出現時,在通常情況下,戲劇的主角會問:
“您會說法語嗎?”
但保羅·居揚只是衝我笑笑,並耐心地等著。
盡了最大的努力,我最終還是說了點什麼。
事實上,我首先說的話是:
“嗯……”
但是他還是犧牲自己等著我的回話。
“小津先生?”我勉強地說道,聲音像極了尤爾·伯連納尤爾·伯連納(Yul Brynner,1920…1985),俄裔美國戲劇和電影演員,常以光頭形象示人,演技精湛,聲音低沉渾厚,曾獲奧斯卡獎。--譯註。
在恩賜的時刻(2)
“沒錯,是小津先生,”他對我說,“您不知道他嗎?”
“是呀,”我費勁地說道,“我沒弄清楚,要怎麼拼?”
“O,z,u小津名字的法文為Ozu。--譯註,”他對我說道,“但是要把”u“讀成ou。”
“啊,”我說,“很好,是日本人嗎?”
“沒錯,太太,”他對我說,“小津先生是日本人。”
他和氣地跟我道別,我精神恍惚,有氣無力地跟他嘟囔著道晚安,重新關上門之後,我一下子栽到了椅子上,差點把列夫壓扁。
小津先生。我思忖著自己是否正在做一個荒唐的夢,伴隨著懸念,加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情節和一系列巧合事件,最終以我穿著睡衣,一隻肥貓在腳邊,以及收音機撥到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時發出一陣喀啦喀啦聲響的鬧鈴而收場。
但是我們很清楚,歸根到底,夢和醒並不相同,透過我的感官的感知,我很肯定此刻我是清醒的。
小津先生!他是小津導演的兒子?他的外甥?還是他的遠房表弟?
哇!深刻思想之九
如果你為一個女敵人上了
一道拉杜蕾餅店是坐落在香榭麗舍大街上享有盛名的百年餅店,杏仁小圓餅是拉杜蕾餅家最著名的產品,有近20種的豐盛口味可供挑選,一公斤要賣62歐元。--譯註的杏仁小圓餅
不要相信
你能看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