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論衡全譯 > 第101部分

第101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註釋】

(1)本篇譴告均連言,故疑“譴”下奪一“告”字。

(2)家人:東漢時常把老百姓稱作家人。

(3)家人既明:是指老百姓遇到異常現象,不表示上天的譴告,這個道理已經很明白了。

(4)罌(yīng英):大肚小口的罈子。

(5)猶:通“由”。勺藥:指調和五味。

【譯文】

我說:譴告這種說法值得懷疑。因為國家有災異,就像家中有異常現象一樣。國家有災異,就認為是上天在譴告君主;那麼家中有異常現象,又是上天在譴告老百姓嗎?上天不會譴告老百姓,這個道理已經很明白了,人的身體也還可以用來作個比喻。身體有病,就像天有災異。血脈不調和,人就生病;氣候失調,一年中會發生災異。把災異說成是上天譴告國家政治,那麼生病是上天又在譴告人嗎?在罈子裡釀酒,在鼎裡煮肉,都想把它們的味道調得可口。有時或鹹或苦、或酸或淡,不適合人的口味,是由於人調和五味不得當。國家政治發生災異,就像煮肉、釀酒出現壞味道一樣。如果說災異是上天的譴告,這就是說,煮肉釀酒不當,也會被上天譴告了。用小事推測大事,明白用具體事物來作比喻,就足以瞭解天了。假使楚莊王的智慧像孔子,那麼他的話可以相信。但他僅具有在衰落的年代中稱霸的才能,就像那解說變復的人一樣,說的話未必可信,所以值得懷疑。

【原文】

42·3夫天道,自然也,無為(1)。如譴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黃老之家(2),論說天道,得其實矣。且天審能譴告人君,宜變異其氣以覺悟之。用刑非時,刑氣寒(3),而天宜為溫。施賞違節,賞氣溫(4),而天宜為寒。變其政而易其氣,故君得以覺悟,知是非。今乃隨寒從溫,為寒為溫,以譴告之意(5),欲令變更之且(6)。太王亶父以王季之可立(7),故易名為“歷”。歷者,適也(8)。太伯覺悟(9),之吳越採藥,以避王季。使太王不易季名,而復字之“季”,太伯豈覺悟以避之哉?今刑賞失法,天欲改易其政,宜為異氣,若太王之易季名。今乃重為同氣以譴告之(10),人君何時能覺悟,以見刑賞之誤哉?

【註釋】

(1)夫天道,自然也,無為:本書《寒溫篇》有:“夫天道自然,自然無為。”句例正同,故疑“也”是衍文,“無為”上奪“自然”二字。無為:聽其自然,無意識、無目的地進行活動。(2)黃老之家:漢初盛行的一個學派,他們把傳說中的黃帝與老子尊為始祖,稱作道家。哲學上他們認為天是自然無為的,主張效法自然,實行“無為而治”、“清淨自然”。(3)刑氣寒:刑屬陰,陰氣寒,所以刑氣也寒。

(4)賞氣溫:賞屬陽,陽氣溫,所以賞氣也溫。

(5)以:疑“非”字之誤。遞修本作“非”,可證。

(6)且:根據文意,疑“宜”字刑近而誤。下文有“非皇天之意,愛下譴告之宜”,句例正同,可證。

(7)太王亶(dǎn膽)父:參見12·1注(7)。王季:名季歷。參見12·1注(7)。

(8)適(dí敵):通“嫡”。古代王位只能傳給長子,王季還有二個哥哥,不該傳位,古公亶父給他改名為“歷”,即“嫡”的意思,是暗示要把王位傳給他。

(9)太伯:參見12·1注(7)。

(10)同氣:指君主用刑不合時宜,上天就降寒氣;行賞不合時宜,上天就降溫氣。

【譯文】

天道是自然的,自然是無為的。如果天能譴告人,那它是有為的,而不是自然的。黃老學派論說天道,是符合實際的。再說,要是天真能夠譴告君主,就應該改變天氣使君主覺悟。如果君主用刑不符合時令,刑氣屬寒,那麼天應該用溫氣來譴告他。如果君主施賞違背節氣,賞氣屬溫,那麼天應該用寒氣來譴告他。上天要改變君主的政治,就該改變他施政時的天氣以示譴告,故意使君主能夠覺悟,懂得是非。現在天卻隨著刑氣寒、賞氣溫,來繼續散佈寒氣和溫氣,這不符合譴告的意圖,也不是想叫君主改變政治的適當辦法。周太王古公亶父認為王季可以立為君主,所以給他改名叫“歷”。歷的意思就是“嫡”。太伯明白父親的用意,就去吳越採藥,以避開王季。假使周太王不改王季的名字,還用他的字“季”,太伯怎麼會覺悟而避開王季呢?現在君主的刑賞違反了法度,天想要改變他的政治,就該用相反的氣來譴告,像周太王改王季的名字

目錄
手到情來退休妖局員工直播寵物答疑爆紅婚後相愛:黎少慢慢寵重生之亂世佳緣白居易傳心動互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