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那些弟子們覺得:原來的上師雖然把我們的衣食安排得非常周到,
但不能象這位仙人那樣賜給我們殊勝的教言,還是捨棄原來的上師,好好
依止這位新來的上師。(師言:現在很多人就象原來仙人的那些弟子一樣,
依止一位上師後,捨棄他,再依止另一位再捨棄,好象一生中身心無有真
正的依處,象個浪流人,很可憐!沒有一個穩重的人格,今一沒有著落,
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可以後身心更是沒有個好的著落,以捨棄上師故。
若舍一位根本上師,再依止一百位上師也不會成就。)他的神通大,精通
十八明,故值得依止。這樣抉擇後,他們就來到南方仙人前說:‘我們來
依止您,原來的上師雖然對我們的衣食照顧得很周到,但我們不願意依止
他,可以捨棄他。’這樣,南方仙人就很樂意地攝受了他們,對他們說:
‘如果你們早捨棄你們的上師,我早就會給你們傳授教言了。’從此,南
方仙人就攝受了原來仙人的弟眾,使他們師徒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以後
的日子裡,南方仙人對他們這些弟子也佈施財食和教言。諸比丘,當時那
位南方仙人就是已證如來、正等覺的我,當時我破了他們師徒僧團的和合,
以此業,我曾於千百萬劫中在地獄受苦。(師言:以後在攝受弟子的過程
中,不要心存嫉妒,如果強要別人的弟子作為自己的眷屬,那是給自己的
生生世世結惡果。)(譯者:希望以後的各位法師、堪布、堪姆們在攝受
弟子時,要以恆時究竟利他的大慈悲心去攝受,不要用其他的一些不如法
的做法,強使他人捨棄自己的上師,對自己的上師生邪見,這樣既害了別
人又害了自己,生生世世中將遭一些違緣。就象世尊已成佛了,但在因果
不虛的顯現中,提婆達多經常給世尊造違緣,在弘法利生中仍是受業報
的。)後來,得人身時,無論在何地,都經常有破和合僧的違緣。所以,
當時作仙人時造了這樣的業,才有現在提婆達多對我僧團破和合僧,離合
五百比丘的果報。原因即在於此。”
(58)五百羅漢
—願力成熟 證羅漢果
一時,佛在舍衛城。在一個寂靜的地方有一個蓮池,蓮池邊住著苦
行的五百仙人,這蓮池就是他們飲水的源泉。五百仙人的得果機緣已經成
熟。如來、正等覺釋迦牟尼佛具二智慧、四無畏等種種功德,日夜觀照著
眾生的因緣,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知調化此五百仙人的機緣已經成熟,剎那間便從舍衛城來到了
森林中。五百仙人遙見世尊緩步走來,都暗自商量:“沙門果達瑪(Samana
Gotama)正向我們走來,他既不知足,又不少欲,還貪財,我們不要與他
打交道,他來後,我們都沉默不語;除示之以茅蓬外,其它什麼都不要做。”
這樣商定後,便各自返回茅蓬;靜坐。世尊到了這個地方後,雖然跟他們
打招呼,但他們僅是示以茅蓬,都隻字不語。世尊走進茅蓬,敷草而坐,
並以加持力使這個蓮池的水馬上乾涸。五百仙人見蓮池中的活命水已乾
涸,心裡非常痛苦,他們各自祈禱自己的本尊。世尊又示現神變,以他們
各自本尊的形象顯現在每個人面前,告訴他們:‘你們真正遇到困難時,
不要祈禱其它的本尊,應一心一意祈禱釋迦牟尼佛。今天,他已親臨你們
這個地方,這個機會很難得,你們只要好好祈禱世尊,肯定能解脫這個困
境的。’聽到此言,五百仙人立即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信心。他們到世尊
前懺悔,並祈求世尊傳法。世尊觀察他們的根界意樂,傳了相應的法,此
五百仙人皆證得無來果(Anagami)。得果後五百仙人祈求佛陀,欲出家受
近圓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言詞方便為他們授了近圓
戒,並傳授教言。他們精進修持,斷盡三界的煩惱,獲得羅漢果位。在他
們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