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養
了,心裡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我們的飲食,他憑什麼要供佛及僧?便蓄
謀殺害他,他特別害怕,跑到父母那裡去了。父母對那些朋友們雖然好言
相勸,但他們仍不肯罷休,他只好跑到迦葉佛那裡出家,精進學習三藏,
並精通無礙,成為一位三藏法師。他的父母也皈依受戒,並經常發心做廣
大布施。扎德沃的那些朋友聽說後就去他面前恭敬頂禮,懺其前愆,還皈
依受了戒。(師言:透過《百業經》的學習,應該知道:有些罪業,小乘自
宗是無法懺悔的,如對聖者取綽號、享用僧眾財產等,果報非常嚴重,怎
樣懺悔都是要受報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盡這些罪業的;大乘自宗
⑵若是五無間罪和謗法罪是難以懺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頂、證悟無上大圓
滿法是可以懺淨的;密宗中謗上師、謗密法破了嚴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
不能懺盡,故所有罪中,謗金剛上師、謗密法二種惡業是最嚴重的,始終
無法懺淨,必須親自感受果報。)後來,三藏法師生病了,以各種枝、葉、
根、莖調治都無效,臨終時他發願: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雖然沒得
到什麼境界,願將來生於富裕之家,在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出家滅盡煩惱,
獲證羅漢果位。他的父母和扎德沃朋友聽了他如是發願,他們也發願:依
他的因緣,願我們將來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你們是
怎麼想的?當時的三藏法師即今施主的兒子,當時的父母即今父母。當時
扎德沃的朋友即今當地的五百朋友。以其往昔願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
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其父母與朋友亦如是令佛歡喜。”
(108)兩個獅子
—聞法善根 轉生天界
一時,佛在舍衛城。在果沙拉和瑪嘎達之間,有兩個很兇惡的大獅
子,經常傷害過路的人,以至於很多行人不敢路過此處。
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具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
眾生,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
觀察到這兩個獅子被調化的因緣已成熟,告訴阿難集諸比丘曰:若有願與
佛一起出遊的,著衣持缽,一同前往。世尊率僧眾,去王舍城後,依次去
了兩個獅子居住的森林中,兩個獅子外出覓食,遠遠看見世尊具足三十二
相,兩個獅子的嗔心馬上消失了,跑到佛前,於世尊足下頂禮,世尊說:
“兩個獅子,你們以前造了很大的惡業,故今轉為傍生,如果繼續造業,
將在輪迴中恆時受報,你們應諦聽: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
即寂滅。你們對我生起歡喜心,便能使你們脫離傍生界。”說畢,世尊
就返回去了。
兩個獅子去世後,升於天界,他們觀知:自己前世是傍生,因世尊的
功德力而生於天上,為報佛恩,必須在未過夜前去拜見世尊。他們以天人
的裝飾,手持天上的鄔婆羅花⑴、曼達羅花、青蓮花等,剎那間來到祗陀
園,整個祗陀園一片光芒,兩個天人在世尊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們傳了
相應的法,他們獲得了聖果,便返回天界去了。
次日,一些精進不眠的比丘請問:“世尊,昨夜是否來了帝釋天、梵
天、四大天王或是大神變的天人?”世尊告曰:“都不是。你們是否記得
有兩個獅子?”“記得,記得。”“就是它們。當時,我為它們傳了三法
印(Ti…lakkhana)⑵,後來去世了,以此善根,得以轉生天界,為報恩故他
們昨夜前來,我又給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獲得了聖果,返回天界了。”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兩個獅子本來嗔心(Dosa)很大,可
透過世尊的方便法卻升到天界善趣,消除了兩個地方的恐怖?請為吾等演
說。”世尊告曰:“諸比丘,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是它們相互生嗔心時,
我以方便法,使它們嗔心消除,得到四禪五通的。很早以前,嘎西地方的
梵施國王與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