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但是,當孩子不講理時,最笨的做法是對孩子講死理,設定一種邏輯,在這種邏輯中,孩子唯有“篡改”事實才不會被打敗。我正是這樣,設定了一個拉了臭就得洗澡的邏輯,逼得她除了否認拉臭便別無出路。如果我告訴她,拉了臭可以洗澡,做香寶貝,也可以不洗,做臭寶貝,讓她選擇,即使她仍拒絕洗澡,也不必撒謊了。
所以,對於孩子的撒謊,一定要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礎上加以體察。我特別要強調,幼兒的撒謊基本上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對特定情境的正常反應,不必大驚小怪。對幼兒的撒謊作道德判斷,視為道德品質的問題,是對幼兒心理的無知,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幼兒的想法瞬息萬變,常會有一個想法迅速取代另一個想法的情況。
紅的一個老同學給紅打電話。事後啾啾告訴我:“叔叔找媽媽了。”接著說:“我不喜歡他(她)了。”我不能判斷她說的是“他”還是“她”,問道:“不喜歡誰了?”她答:“不喜歡媽媽了。”我笑了,讓她去跟媽媽說。紅正在廚房裡,她走到廚房門口,我聽見紅先問她:“寶貝愛不愛媽媽?”她答:“愛媽媽。”紅問:“有多愛?”答:“有兩個愛。”
我聽見了,使勁憋住笑。真是一個小兩面派啊!顯然,在媽媽問她的那個瞬間,她一下子改變了想法,並且忘記了此前的想法。這是撒謊嗎?當然不是。(2歲)
幼兒認知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願望與事實不分,想象與事實不分,常常把願望和想象當成事實。幼兒的所謂“撒謊”,大多屬於這種情況,其實也不是真的撒謊。
啾啾看見陽臺玻璃門上有一隻蒼蠅,喊起來:“蚊子!”小燕去拍死了。我說:“寶貝真棒,這麼遠就看見蒼蠅了。”她便向我描述:“寶貝看見蒼蠅了,說‘蒼蠅’,姐姐去打死了。”在描述中,她已“篡改”了她曾經把蒼蠅說成蚊子的歷史。
她坐在地上,自己在玩看圖識字的卡片。她把畫著水龍頭和毛巾的卡片找了出來,用水龍頭卡片把手淋溼,準備用肥皂卡片洗一洗,再用毛巾卡片擦乾。可是,肥皂卡片找不到了。我在書房裡工作,聽見她用發愁的口氣說了許多遍:“肥皂呢,肥皂哪裡去啦?”就趕緊跑出來。但是,我把全部卡片翻了兩遍,就是沒有。我提議自己畫,得到她的響應。我們每人畫了一張。她畫完了,自己端詳著,有些沮喪地說:“我畫不像。”看了我畫的,她很滿意,用它洗了手。她再去看自己畫的,說:“我畫得不像,一點也不像。”然後指著我畫的那張說:“這張寶貝畫得像。”我追問:“誰畫的?”回答是明確的:“寶貝畫的。”一眨眼工夫,她面不改色地奪走了我的著作權。
第二卷 天籟 小女孩話題
她把水灑在地上,媽媽責備了她。一會兒,她拿著抹布擦地,看見媽媽,她抬起頭笑著說:“我幫媽媽擦,媽媽太累了。”媽媽說:“寶貝真好,把水灑在地上了,自己擦。”她反駁:“我沒有灑,我幫媽媽幹活呢。”
紅帶她去打預防針。回到家,我問:“啾啾哭了沒有?”她答:“沒有。”馬上改口:“有一點點哭。”紅一聽就笑了,告訴我當時的情形。事實是,因為受了別的孩子哭的刺激,在等候時,她不停地建議:“媽媽,我們去外面散步吧。”輪到她了,她大哭,進注射室時,抓住門框死死不放,猶如被推向刑場一樣。不過,真打針時,倒確實止哭了,也許是發現不像想象得那麼痛。
她把《貓和老鼠》光碟插進機子,但放不出來。媽媽發現是因為插反了,把原因告訴了她。她解釋說:“我放對了,它進去,自己反過來了,我都看見了。”(2歲)
幼兒有強烈的榮譽感,希望自己是棒孩子,得誇獎,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往往在想象中抹掉不如意的事實,於是真的覺得自己一貫正確了。
“十一”前夜,我們開車去天安門。到了那一帶,發現交通擁擠不堪,便沒有停留就返回。因為常常堵車,啾啾很不耐煩。途中,她要尿尿,趁紅燈停車時,紅抱她下車,被路口一個警察遠遠指了一下。紅趕緊逃回車上,開著車門,這樣解決了她的排洩問題。此後,她的心情好多了,可見剛才是被尿憋得不愉快的。我開始逗她。
我問:“剛才是不是有一個小孩在路上尿尿了?警察在找這個小孩。”
她答:“她跑啦。”
我問:“這個小孩幾歲了?”
她剛說一個“兩”字,馬上停住,改口說:“一歲。”
我問:“她穿的衣服是白的還是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