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頁)
道:“拿現在的情況來評價當年的選擇沒有意義,我覺得不對。以前我聽姐夫專門談過這個問題,姐夫是局外人,反而看得很清楚,他說我們是大國,國家要崛起必須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三線建設為我們國家建設了一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包括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兵器、航空航天等工業。”
作為三線人的第二代,嘴裡不停地抱怨三線,內心深處還是對父輩們所奮鬥的一切感到無比自豪,吳重斌道:“你姐夫是做什麼的?眼光挺牛啊。”
王橋神情黯淡地道:“我姐夫是BJ大學的,在前一段HN房產垮掉時,生意失敗,跳樓自殺了。”
吳重斌得知此情況,就不再深說這個話題,道:“別光顧著說,參觀一下我的臥室。”
臥室甚小,估計不到十個平方,靠床邊有一個書架,人文科學類的書籍很少,有整整三格《艦船知識》《兵器知識》等雜誌,還有一格是足球和籃球雜誌。
看到書架中的書,王橋體會到什麼叫作潛移默化和傳承。
吳重斌父親是工科畢業,家裡一大堆工科類書。
而自己的父親酷愛文史,在父親影響下,他從小讀得最多的是人文類書,更準確地說是讀了《三字經》《中國通史》等傳統經典著作,對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接觸仍然不多。他暗自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有缺陷,得補上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
參觀完臥室,吳重斌開啟客廳裡冰箱,道:“冰箱沒菜,我們到伙食團買點飯菜,廠裡伙食團比學校好得多,不算太難吃。”
紅旗廠廠區面積挺大,有好幾個伙食團,距離白樓最近的伙食團是一食堂。一食堂外牆略顯陳舊,內部陳設相當現代,有一排排類似於火車座位的就餐椅,透過大塊的落地窗能看到無數綠色香樟樹。
一食堂菜品豐富,在其中就餐的人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大多數都帶著知識分子特點,眼鏡佔了百分之八十,總體顯得儒雅。
伙食團視窗分為兩半,一半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