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4/4 頁)
第一輩:王忠誠
五服第二輩:長子王信宇;次子王信良
五服第三輩:王信宇繫有王讓民(其餘不詳)、王信良繫有王讓為、王讓邦(王振華)、王讓本;
五服第四輩:王讓民繫有王永貴;王讓為繫有王永德,王振華繫有王國棟;王讓本系沒有後代。
五服第五輩:王永貴繫有王衛東;王永德繫有王橋、王國棟繫有王小冉;
王國棟仔細研究了關係圖,感慨地道:“我爸多次說,王家宗族不至於散失淹滅,永德哥有大功。我們這一輩除了永德哥。誰能把族譜理得這樣清清楚楚。”他隨即撥通了父親家裡的電話。
王振華坐著輪椅在陽臺上侍弄花花草草,女兒拿著無繩電話走到陽臺。
女兒王國莉在遞電話時,道:“爸,這是國棟打來的,電話可以接,但是你不能激動。”
“大風大浪都經過了,這點心理素質怎麼會沒有。”王振華臉色沉重地道:“大炮怎麼樣了?是不是走了?”
王國莉道:“張叔沒事,是另外的事。”
王振華舒了口氣,道:“你這人把話說清楚,不要掐頭去尾。”
王國莉道:“讓國棟給爸說。我說不清楚。”
王振華接過電話,第一句話就是:“大炮能不能給我說話。”
“爸,現在還不行,說話還是有點困難。但是神智清清楚楚,見到我就用右手來握我的手。”
“你給大山說,什麼時候大炮能說話了,馬上就給我打過來。”
“爸,我問一個老家的人,不知你有印象沒有?”
“誰啊?”
“王信宇和王讓民。”
這是幾十年前的名字。王振華停頓一會,往事便如黑白相片在頭腦中呈現:“王信宇是我大伯,王讓民是我堂哥,我這一輩是讓字輩,讓是字輩,名字是按照‘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來取的。小時我們住在一起,王讓民是我們這一輩的大哥。你有他們的訊息,讓民哥還在?”
王國棟道:“王讓民已經走了,王讓民的兒子和孫子還在,我沒有見到,只是得到了準確訊息,他們都在山南沙州。”
王振華長嘆一聲,道:“大哥也走了。能找到了大哥的兒子孫子也很好,讓他們飛過來見我。”
對於王國棟來說,王信宇是幾乎沒有聽說過的陌生人,而對於王振華來說,大伯王信宇和堂兄王讓民就是很親很親的親人。所以,王振華和王國棟聽到王信宇、王讓民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