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對《拉貝日記》的發現,反應都出乎張純如的預料,甚至是周碩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引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從她的文章一發表,作為《拉貝日記》原版的所有者,六耳軟體公司的電話都要被打爆了。有的是各個博物館希望能夠收藏的,有的是歷史學家希望能夠進行研究的,有的甚至是親歷者的後代打過來電話進行核實的。
隨即這則訊息又被國內進行了轉載,這樣一份貴重的史料甚至驚動了人民日報。雖然並不是頭版頭條,但《拉貝日記》的存在還是驚動了不少的人。
外面紛紛擾擾,百人會里也有不少人透過朱麗雯來打聽情況。對於百人會這些會員來說,其絕大多數祖輩、甚至是父母輩都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能夠加入百人會的,無不是希望能夠改變中美關係,改變美國社會華人地位的人。對他們來說,《拉貝日記》堪稱是中國的辛德勒名單。
從《拉貝日記》中記載的故事來看,約翰。拉貝的所作所為不僅對中國人意義非凡,同樣也完全符合了美國人普世價值的描述。
即使是沒有二次世界大戰這樣一個背景,這樣的歷史發現都是彌足珍貴。何況,如同張純如一般,從小耳濡目染卻偏偏在社會生活中尋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的華人,同樣也是太多太多。
有自我割裂的abc。自然也同樣有願意追根溯源的華人。張純如的文章一經面世,立刻就受到了這些人的廣泛關注。
不僅是民間。就連在駐美大使館甚至都專程派人前來了解情況,希望能夠得到《拉貝日記》的影印本。
當他們得知張純如即將動身前往中國。為《被遺忘的南京大屠殺》一書進行實地調研的時候,就更是激動的無以復加。
一個美籍華人,不遠千里跨越太平洋,只為了描述半個世紀前故國曾經發生的慘案。對於在美國這樣的物質社會來說,一個年輕女孩花幾年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年輕人都要爭分奪秒地奮鬥賺錢、成家立業。
要知道在六耳軟體公司表示資助之前,張純如就已經開始了前期的資料收集工作。即使沒有《拉貝日記》的出現,兩年以後她也將動身前往中國。
中國人在二戰中付出的代價。在美國被關注的實在是太少了。能夠有這麼一個人、一部書,對大使館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
雖然作為原始史料,《拉貝日記》在平常人之中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在百人會這樣的精英組織之中,還是都有足夠的知識去了解這樣一份檔案到底意味著什麼。
而於瓊作為名義上的實際發現者,以及未來《拉貝日記》電影化的投資者,無疑將為自己獲取足夠的名氣。要知道很多百人會里的會員,本身也沒有很大的公眾知名度。但是其在某一領域內的成就被廣泛認可的話,仍然可以達到百人團的要求。
何況名氣這個東西虛無縹緲,關鍵還是朱麗雯和其餘兩個推薦者的認可程度。而於瓊在《拉貝日記》這一層光環籠罩下。多多少少是夠上了這個邊。
說白了,四千萬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光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百人會說到底,建立的宗旨就是促進中美交流。還有什麼比讓好萊塢拍一部中國戰爭題材更好的促進方式?如果於瓊做到這種程度都還無法獲得提名。那百人會本身的存在意義都要受到質疑了。
朱麗雯在得知了《拉貝日記》的事情後,也是傻傻的發呆了很久。她實在沒有想到,周碩竟然真的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出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情。
在幾個對南京大屠殺非常感興趣的百人會成員的支援下,朱麗雯很快就湊齊了推薦於瓊入會的三個推薦人名額。雖然她回想著周碩當初信誓旦旦的樣子。心裡著實不怎麼相信《拉貝日記》是於瓊發掘出來的。不過這本日記現如今在於瓊的手裡,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迫於當初她對周碩許下的諾言。朱麗雯仍然還是答應了向百人會提出增加新會員的申請。
“五千萬就為了把我送進這個百人會,是不是代價太大了……”於瓊難得的有些緊張的說道。
周碩微微搖了搖頭,微笑道:“百人會這種級別的‘俱樂部’,如果會費只有五千萬,我還要覺得便宜了呢。”
百人會雖然自我標榜是非政治組織,但其在未來中美之間的影響力卻非常巨大。雖然不是政治組織,卻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有的時候,它甚至成為中美之間的傳聲筒。而它的成員,也往往藉此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這個組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