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唐賦》中“有方之士,羨門高谿”的高谿。(依陳直《史記新證》說)②“壞城郭,決通堤防”七字,《會注考證》以為是衍文。③為逆:造反,作亂。④殄:滅絕。⑤文:指法令條文。復:免除,這裡有平反的意思。⑥庶心:民心。庶,眾庶,百姓。⑦肥:使肥,這裡有施及的意思。⑧初一:剛剛統一。泰平:太平。⑨墮(huī,灰):同“隳”,毀。⑩夷去:剷平。夷,平。(11)黎庶:眾庶,百姓。繇:同“徭”,徭役。(12)疇:已耕作的田地。(13)被:覆蓋。(14)久:一作“分”,單人耕作。並:雙人耕作。來(lài,賴),勤勉。後來寫作“�”。(15)儀矩:法度,準則。
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①,曰“亡秦者胡也②”。始皇及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①錄圖書:《會注考證》引胡三省雲:“錄圖書,如後世讖緯之書。”讖緯之書,指秦漢間宣揚符命占驗的書。②胡:《集解》引鄭玄曰:“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見圖書,不知此為人名,反備北胡。”按:此說不足信。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①,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戌②。西北斥逐匈奴③。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⑷。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陶)[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⑤。徙謫,實之初縣⑥。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⑦。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
①逋(bū,卜陰平)亡人:逃亡的人。贅婿:窮人之子典押給富人做奴隸,稱“贅子”;過期不贖,主家給贅子娶妻,仍做奴隸,稱贅婿。賈人:商販。②適:同“謫”。指因罪被罰降職或流放的人。戌:防守。③斥逐:驅逐。④城:這裡是修築城牆的意思。⑤亭障:在邊疆險要處修建的堡壘。⑥實:充實。初縣:指新設定的縣。⑦“禁不得”二句:姚範以為“明星”即“靈星”,“出”上脫一“星”字。(見《會注考證》引)按:靈星,又稱天田星,主稼穡。
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①。僕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②,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悅。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③。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④,卒有田常、六卿之臣⑤,無輔拂⑥,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⑦,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⑧,三代不相襲⑨,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⑩,厚招遊學(11)。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12),士則學習法令闢禁(13)。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14),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15),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16),異取以為高(17),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18)。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19)。非博士官所職(20),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21)。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22)。以古非今者族(23)。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24)。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25)。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
①為壽:飲酒時獻祝壽辭。②他時:往日,以前。③枝輔:輔助。④匹夫:指平民,一般的人。⑤卒:突然。田常、六卿之臣:田常,春秋時齊國大臣,殺簡公,擁立平公,自任相國,從此齊國之政盡歸田氏。詳見《田敬仲完世家》。六卿,指春秋後期晉國的範氏、中行氏、知氏、韓氏、趙氏、魏氏六家。六卿互相爭鬥,晉君不能控制,最終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⑥輔拂(bì,必):輔佐,幫助,拂,同“弼”,與“輔”同義。⑦師古:效法古代。師,效法,學習。⑧相復:一代因襲一代。復,重複,因襲,與下句“襲”同義。⑨三代:指夏、商、週三代。⑩異時:從前。(11)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