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那時的李鵬萬已經對兒子們以晚清鄉試考取功名的舊俗,從心底產生了強烈的牴觸。不過他仍然希望少年英俊的李曉帆能夠成為粵省的後起之秀。因為在當時的歷史年代裡,李鵬萬畢竟無法逃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
就這樣,李曉帆不負生病在家的老父所望,終於在大清光緒33年,也就是晚清將要結束的前一年,考取了一個秀才的名號。那一年他才17歲!在潮州古城裡已屬破天荒的奇聞了。如果清朝科舉制度不因慈禧一年後的突然駕崩而中斷,那麼很難說李曉帆後來不會像他父親那樣成為紫禁城英華殿中金榜有名的菁英。
這個名叫李曉帆的年輕人,就是李嘉誠的祖父!
李鵬萬去世以後,李曉帆在潮州附近的澄海縣開辦了一家民辦學校。這時早已是民國年間了,李曉帆是粵東地區最早廢除八股,提倡白話文的賢明之士之一。他主持的“澄海書院”不但在文章格調上別開生面,而且在李曉帆教育下的學生們,大多愛國思想濃厚。李曉帆是民國年間粵東知識界反對袁世凱稱帝和抨擊張勳復辟的中堅分子。民國五年(1915)1月下旬,當袁世凱接受日本公使遞交的所謂的二十一條以後,舉國上下對袁世凱政權的賣國行徑同仇敵愾。這時,李曉帆在澄海縣積極組織書館的學生們上街示威,他親自高舉“反對二十一條禍國殃民”的條幅,帶領他的學生們從澄海直到潮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潮州學生大集會。這也是李氏家族有史以來第一個走上街頭的知識分子。
民國八年(1919)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以後,全國性的學生運動開始由北及南地迅速展開。遠在粵東的李曉帆(此時他已將自辦的學館遷移到潮州古城)也是積極聲援支援的代表人物。具有反帝愛國思想的李曉帆,對於北京學生髮起的這場旨在對舊制度催枯拉朽的革命運動積極響應,感同身受。雖然潮州地區邊遠,對學生的發動難度較大。可是因有李曉帆等進步知識分子的奮起呼喚,潮州各書館和學校的中學生們,很快就投身到這場偉大的洪流之中。到了當年6月,在李曉帆等進步人士的組織領導之下,潮州古城的學生們三千多名,高舉反對二十一條等旗幟,不斷地湧上了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在李曉帆等人的影響下,潮州商界人士也紛紛加入學生示威的行列,甚至有人提出商人罷市的要求。須知潮州地方是以商人為主的城市,如果商人也參與學生運動,勢必造成更大的轟動。學生運動很快就受到潮州軍閥的武裝鎮壓。李曉帆等進步人士也因此受到官府的通緝。經受這一打擊,本來體質不佳的李曉帆,從此變得瘦弱多病起來。
不過,李曉帆作為潮州知識界的先進分子,並沒有因為“五四運動”受挫而失去對新文化運動的苦苦追求。此後兩年,李曉帆始終是潮州地方文化的先驅者。他擁護進步的文化運動,反對腐敗落後的八股文章。“五四運動”在潮州受挫後,李曉帆雖然隱居在澄海,可他對新生活和新文化的追求卻一天也沒有停止過。翌年春天風聲過後,李曉帆又回到了潮州,並參加了當地華僑夜校的組織和領導工作。在這裡李曉帆仍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激進的思想,給參加夜校的商人和商家子弟們授課。他觸類旁通的學識與較為進步的思想,頗得華僑學校師生們的一致讚許。
晚年的李曉帆因身體關係,不再繼續參與外界的活動。老人以讀書和治學為其最大的樂趣,李曉帆身邊仍然不斷圍繞一些求知慾很強的青年學子。儘管如此,李曉帆仍然積極支援反帝進步運動,雖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率領青年學生們上街遊行,可他在面線巷的家中仍然關心時事,親自給參加示威的學生們書寫標語和條幅,以盡他的綿薄之力。
50歲以後的李曉帆身體多病,再也不能到戶外活動。困守在面線巷那座飄著桂花香氣的小院裡,一直至民國十年(1921)因病去世。
第二章 從商與執教:同族不同命(1)
5、家族第一位經商博士
曾祖父李鵬萬作古後,李氏家族曾經出現一度短暫沉寂。
畢竟是一顆光耀東粵的文官之星隕落了,李鵬萬在世時雖然在大清政壇沒有顯赫官職,但他畢竟是名噪一方的文官八貢。他的餘威仍然影響著他的子子孫孫。長子李起英雖然也沒有取得顯赫功名,可是,他的兩個兒子卻給蕭條的李家帶來了新的希望。李起英的長子李雲章,在民國年間即進入正式官辦的學校讀書。他進的是潮州當時惟一的一所公辦小學,後來再到廣州讀中學,也是公辦的學校。這在李家
¤╭⌒╮ ╭⌒╮歡迎光臨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