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必然會出現大災荒年。
善用兵者,只求達到目的就算了,不敢用兵來逞強。
達到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達到了目的不要誇耀,達到了目的不要驕傲;追求這目的是因為迫不得已,達到了目的勿要逞強。
事物強盛過頭則將老衰,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者,會很快消亡。
原三十一章 夫兵者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註釋】兵者:兵器,兵革,兵武。不祥之器:不是祥和的器物。惡:厭惡。
兵武,不是祥和的器物,誰都厭惡它,所以有道者儘量不使用。王弼說:〃兵,兇器也。聖王用兵,惟以禁暴除亂,非欲害無辜之民也。然兵行之地,非惟民被其害,昆蟲草木亦受其災,是以物或惡之。故有道焉肯處此以害人物也?雖然,文事必有武備,若夫高城深池,厲兵秣馬,後世固不可闕,但有道者惟以之御暴亂,不以之取強迫。不得已而用之,不處以為常也。〃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註釋】君子平時以左邊為尊貴,用兵打仗時則以右邊為尊貴。範應元說:〃左陽也,主生;右陰也,主殺。是以居常則貴左,用兵則貴右,蓋殺伐之事,非以為常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註釋】兵武不是祥和的器物,不是君子應該使用的器物,迫不得已而用之時,最好以恬淡的態度處之。戰勝了也不以為榮耀,而以為榮耀者,是樂於殺人。樂於殺人者,將不能得志於天下。河上公說:〃恬淡,不貪土地名利財寶。〃呂惠卿說:〃必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故勝而不美也。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以慈者,天下樂推而不厭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註釋】尚左:以左為貴。
古人認為左陽右陰,陽生而陰殺。所以喜慶之事以左為上,兇喪之事以右為上。偏將軍位居左,上將軍位居右。這就是說,以喪禮對待用兵。爭戰死亡眾多,要以悲痛哀傷的心情對待。戰勝了,用居喪的禮節處置。呂惠卿說:〃以喪禮處之,則是不祥之器,而不美之可知矣。以悲哀泣之,則是不樂殺人也可知矣。孔子之察於禮樂者如此,而謂老子絕滅禮學,豈知其所以滅之意乎?〃
意譯
兵武,不是祥和的器物,誰都厭惡它,所以有道者儘量不使用。
君子平時以左邊為尊貴,用兵打仗時以右邊為尊貴。
兵武不是祥和的器物,不是君子應該使用的器物,迫不得已而用之時,最好以恬淡的態度處之。戰勝了也不以為榮耀,而以為榮耀者,是樂於殺人。樂於殺人者,將不能得志於天下。
喜慶之事以左為上,兇喪之事以右為上。偏將軍位居左,上將軍位居右。這就是說,以喪禮的態度對待用兵。
爭戰死亡眾多,要以悲痛哀傷的心情對待。戰勝了,用居喪的禮節處置。
原六十九章 用兵者有言
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註釋】為主:主動挑釁,引起戰爭。為客:被迫應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