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蔡東藩
還健在,會文堂就沒有請他自己再寫幾句話,卻找了個與這部書毫無關係的
盧冀野,在每一種演義之前,寫了一篇與本書不相干的序言。盧冀野甚至於
連蔡東藩作書的先後次序也不細看,當他是從古代開始,順序寫到民國的。
書店老闆對於作者的無視,實在是不公平的。
抗日戰爭開始以後,蔡東藩的家鄉臨浦鎮淪陷了,他離開家鄉,輾轉避
難。直到一九四五年春,這位給我們留下五百萬字歷史演義的作者,沒有看
到抗戰勝利便與世長辭了。
關於《中國曆代演義》這部書應該怎樣估價?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談:
一、本書的編制體例
《中國曆代演義》是《三國演義》那一類的歷史演義,說得更具體些,
是毛宗崗改本《三國志演義》那一類體裁的演義,有正文,有批註,有總批。
這些批和注,都是蔡東藩一手寫成的,他把羅貫中、金聖嘆、毛宗崗三人的
工作集於一身。從正文說,廿四史頭緒紛繁,要寫成一部聯貫的長篇演義,
是不容易的。特別像兩晉時期前後有十六國,五代時期出現了十國,事情很
零碎,很難貫串。蔡東藩的辦法,是以歷代王朝興亡為主,每一朝以中央政
府為中心,按年代順序,記述一代重大的政治、軍事事件,也涉及經濟、文
化,而以人物活動來體現。這中間,當然屬於帝王將相的事情和統治集團內
部的鬥爭居多數。對當時和國內少數民族的關係,以及對外鬥爭,根據舊史,
大多涉及。至於寫農民群眾同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他和舊史記載一樣,是
站在統治集團一方面的。凡是講到一個重要人物,他必舉出他字什麼,什麼
地方人,大致述及其為人,有所褒貶。作為歷史知識講,這一千○四十回、
五百多萬字的演義,內容是夠豐富的,敘述是有系統的;至於全面、正確,
當然還有很大距離。就文字而論,比較通俗;但融化舊史文字,仍不免有艱
深之處。
批註是幫助讀者理解史事的,大至可分三類:第一類是解釋名詞或說明
史事前後關係的。如《南北史演義》十三回講到十六國中的五涼、四燕、三
秦、二趙,每個名詞下都註明是哪幾國。此外如地名、官名、人名或年代也
有一些註解。至於後事和前史有關係的,如已見前一演義,或已見本書前若
於回也擇要註明。這是用胡三省注《通鑑》的舊例,對讀者是有幫助的。可
惜這種小注,還不夠多。第二類是對史事作一些考證,或註明史料出處的。
這種注分量比較少,但對讀者有啟發。第三類是專為批評演義內容是非,或
故為驚人之筆,或提醒讀者注意的,這一類分量最多。如《唐史演義》第廿
七回,講到張公藝書百“忍”字以進高宗一節,注云:“不沒公藝。治家宜
忍,治國不專在忍,王船山曾加論辯,可為當世定評。”《明史演義》第廿
七回,講鄭和下西洋一節,注云:“鄭和三次出洋,……論其功績,不亞西
洋哥侖布。”這是對人物的評論,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至於欲擒故
縱,故為驚人之筆,這是小說家慣技,有時有點意思,多了就膩了。本書中
……… Page 4………
有時講到男女關係,也有些批註,這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總批是每一回結束後的總論,內容主要是評論史事,有時也講“演義”
結構,都是用文言寫的。這好像史論,藉以抒發作者對歷史的見解。用今天
的觀點來看,裡面有可取之處,也有不可取的。
二、本書的史料根據
《中國曆代演義》的特點,是取材比較審慎可靠,它主要根據正史及各
類比較可信的歷史記載,也參考一些野史。蔡東藩沒有而且也不主張像一般
演義小說那樣用虛構故事來寫歷史演義,他自認為 《中國曆代演義》是歷史
演義,不過較為通俗而已,卻不是一般演義小說。像 《三國演義》,大家已
認為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見章學誠《丙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