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4/4 頁)
下的訂單起碼上百萬噸,兩個船廠怎麼可能吃的完?”
“這……”
其餘四人不由面面相覷,恍然大悟的點起了頭。兩個造船廠,哪怕都有韓國造船廠的規模,最多也就是四十萬噸的產能,最終能在訂貨會拿到的業務並不會影響大局。分攤到韓國五大造船廠頭上,不過是一家損失兩三艘的量。並不會影響多少利潤。
“呼——”
樸在京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喜笑顏開起來:“太好了,還是在勇經理的眼光高,中國人果然不足為據!不愧是現代重工的……”
“不!”
李在勇打斷了樸在京的馬屁,面色嚴肅:“中國人如果有了日本人的支援,恐怕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這次訂貨會或許只是兩家造船廠試探性的合作,就怕他們得到了甜頭,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造船廠加入到這個合作中來。”
李在勇的話讓其他人面露驚恐:“中國的海岸線資源太豐富了。萬一中國開放造船業市場讓日本資本進入中國……”
一想到中國的成本加上日本的技術,在座所有人不由打了個冷顫。
“中國人現在對外國投資控制的很嚴吧。聽說是不許外國人控股的,日本人能接受這樣的條件嗎?”韓國人給自己找著安慰,不過貌似連他們自己對依靠中國官方限制日本資本進入的信心都不太足。
“就看日本人願意拿出多少利益了,我們要把希望寄託在中國政府的身上嗎?我們和中國還沒有建交,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啊!”
“是啊,日本人和中國聯手瓜分國際造船業。培養一個聽命於日本的合作伙伴,阻止我們韓國人的崛起……”
在座的可以說都是韓國造船業的準高層了,對行業動態最是敏感不過。一想到這樣的場景,都是如墜冰窟。
“事情還沒有發展到那麼糟糕的程度,我讓人查了三菱旗下企業的公告。目前沒有投資中國大陸造船業的動向。”
李在勇的目光在其餘四人臉上劃過,沉聲道:“我們目前要有幾件事趕快去做!一個是把這裡的情況傳回國去,由公司高層與外交通商部拿出一個態度來!其次則是要發動我們的情報力量,搞清楚中國和日本是怎麼勾結到一起的!還有大港、新科這兩個中國造船廠,找到我們的關係,查清他們的情況!最後我們要在兩萬噸以下業務上投入更多精力,圍堵中國入場的勢頭。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