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4/4 頁)
三菱、三井也不至於這麼積極的推進。別看上萬億日元好像真不少,但要全面升級中國的造船能力還力有未逮。
這些錢也不可能學花椒麵一樣撒下去,船舶系統裡你一點、我一點的分光抹淨。畢竟船舶工業可不只是造船廠,就如渤海造船廠一樣,本身就有不小的規模。但為了支撐這樣一個造船廠,它的周圍是足足一個城市的企業在給它做配套。
船用閥門、船用儀表、船用板材、船用玻璃、船用油漆、船用發動機、船用管道……
一艘船上數百萬個零件。涉及到的是整個重工業體系。造船廠不可能生產這所有的零件,絕大多數都是系統內採購來的,本身更多的是一個拼裝的作用。如果要排排坐分果果這麼分了一萬億日元,那就不可能只給造船廠分,更要給上下游企業和關聯企業分,那就相當於要給中國整個重工業體系升級了。一萬億日元扔進去連個水花都看不見。
所以說,這一萬億日元只能重點分配、重點升級。這誰是重點,咳咳,看的不就是誰有專案麼。
而目前國內造船的專案都捏在誰的手裡?自然是已經簽署意向籤的手軟的胡文海手裡了。
說白了,胡文海的要求翻譯過來。就是說我給誰專案,國家才能給哪個船廠發貸款。
不符合要求、拿不到我專案的船廠,那就一邊去看著別人發財吧!
對面果不其然皺起了眉頭,胡文海話裡的意思並不隱晦,只要對現狀有清晰認識的人就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他這樣做,雖然給上面留下了操作的餘地,但事情辦起來可就麻煩的多了。若想像分配自有資金一樣對這筆錢進行規劃,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胡文海。這對經委或者央行來說,都是不太願意接受的事情。
“這個要求,我需要和國內溝通一下……”
“這我瞭解。”胡文海笑著點頭,像是毫不在意的說道:“不過畢竟這筆錢是要我來還的,希望國家還是能給我一點薄面。”
“胡總的意思是,這筆錢由新科來還?”對面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