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2/4 頁)
來也要順手些。一個,主要領導在任上不提拔重用幾個自己的心腹干將,那身後之事也不好辦,你能保證自己在這個位置上坐一輩子嗎?就算以後退休了,有事找單位要個車也方便,回局裡吃個團年飯,有一幫子人給你來敬酒也是有面子的。
但是這一回情況有點不一樣,原來從來都是黨組書記、局長一肩挑,雙主官還是頭一遭。雖說市委下文的時候明確局長排位在書記之前,但是誰都知道書記管幹部這是慣例,況且人教處也是由張兆宇分管,也就是表面上看組織人事大權還是在張書記手中。任何事物都有現象和本質之分,規劃局的幹部大都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雖說賈映瑜不直接分管人事,但是誰能知道他是不是有最後的拍板權呢,尤其是業務處室、直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任免,相信他的意見還是主要的。
不只是下面的幹部們心中存疑,就連班子的其他成員也還沒琢磨過來。比如一些檔案,原來在王萬祥當局長的時候,都是分管副局長簽了後寫上:請萬祥局長批示。現在,純業務類的還好辦。直接送賈映瑜批示即可。但是涉及你士、政工類或者事關全域性性的事物,就得同時分送兩個主要領導,分管副職簽上:“請映瑜局長、兆宇書記閱示。”最為難的人就是辦公室主任林南方了,作為局辦主任,有些事你必要同時向兩位主要領導報告,但是先給局長報還是先給書記報,那都是有講究的,有時候萬一其中的哪一位氣不順了,當場就給你臉色看。
不過這個局面扭轉的還是比較快,這倒不是林南方的本事了得,他可沒這個能耐。捅破這層窗戶紙的是賈映瑜,有一次一個公文,人事教育處有一個關於公務員招錄的工作方案,這種事關全域性性的大事,當然應該兩位領導同事定奪。人教處的處長就把方案給了局辦,特別囑咐辦公室的小李,說先放在賈局長的資料夾裡,賈局長簽了張書記再籤。
賈映瑜批檔案的時候,看到人教處長寫的是:“呈賈局長、張書記審視。”但是張兆宇還沒簽,就讓老子先簽,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這事兒最後得他張兆宇定嗎,是張兆宇暗示的人教處,還是人教處自作主張?賈映瑜心想:這事得給他們個操作規則了,拿起電話撥通了林南方:“南方嗎,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林南方敲門進入,本想從兜裡掏煙出來的,不過看到賈映瑜的臉色鐵青,知道沒啥好事,手就又縮回去了。還沒等林南方開口問有什麼事情,賈映瑜開口了:“林南方,你辦公室主任怎麼當的,你知不知道辦文的程式?”說著就把人教處寫的那個方案往他面前一丟。林南方把文掃了一眼,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辦公室主任大都是人精出身,他明白賈局長並非要為難他,只是借他之口、借他之手罷了。所以林南方趕緊說:“賈局長,都怪我工作不過細,沒給小李交代清楚小李人年輕,處理冉題沒經驗,我回去後批評他。”賈映瑜見目的達到,也沒再多說什麼,丟給林南方一支軟中華,說道:“以後的檔案都請張書記先簽再報我。”
林南方回到辦公室,叫來了小李,狠狠的批評了他一通,反正小李也只是個出氣筒,林主任用半個小時不斷地批評表示自己的憤怒,又用最後一句話點名主旨,,所以前面的都是屁話小李其實只用記住最後上句:“任何檔案都請張書記先簽再報賈局長。”
下午下班前,張兆宇在那份報告上一個字的意見也沒寫,直接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檔案到了賈映瑜那裡,他只批了兩個字:“同意。”不用說,半天之內,規劃局系統的處座們都知道這個規則了。
上次滬杭考察歸來後,市政府研究室起草了《樹立城市經營理念,促進我市城市建設新跨越》的報告,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兩位主要領導的高度贊同。在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城市經營的專題會議上,市委書記董東平指出:“這次我們走出去,到東方、臨安等先進城市進行考察,開闊了眼界,啟發了思想,應該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天,我一直在想,我們吳城市的經濟發展已經上來了,可為什麼城市發展看上去還是這麼慢,根源在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維方式,什麼叫“經營城市”打個比方,就是我們的政府要樹立經濟人的觀念,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土地使用體制的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的創新,這兩個。創新,是對我們過去傳統的靠財政搞城市建設思路和在“人民城市人民建,口號下靠集資搞城建思路的變革,從根本上說,也就是按市場經濟規律來建設、經營城市。”
董東平同志的講話,給吳城這座千年古城吹來一股清新的風。市長任選平、分管城建的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