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房的,像是晨昏定省,宴客出席等事,皆是由正室帶領參與,這是府上的規矩,任何人都不可亂來。
是以在蔣姨娘說出那句話後,項氏心中便得意起來。這送上門的把柄,她是不會不要的。
顧安年也猜到了顧安繡在何處,然她並不覺得項氏能因此而佔到便宜,除非項氏打算和太夫人來硬的。
顧安繡果真先一步到了延秋苑,項氏帶著眾人趕到時,便見她正與太夫人親熱地說話,兩人也不知說了些什麼趣事,竟連有人進來都未曾發覺。
“兒媳問母親安。”項氏揚聲打斷正在說笑的祖孫倆,盈盈笑著福身行禮。
見她這架勢,顧安年知曉她是真的打算硬碰硬了。
顧安年有些不解項氏為何突然改變了以往的態度。顧安繡與蔣姨娘的歸來,對她的打擊莫非真的如此之大?
“問祖母安。”
“問太夫人安。”
幾位姐兒姨娘亦福身問安。
太夫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面帶笑意道:“都起來罷,大媳婦坐罷。”
眾人道了謝,項氏在太夫人左手邊的下手座坐了,其餘人則規矩地立在她身後。
“我道怎的等了許久也不見繡姐兒到我暖香苑來。原來是自個兒跑到延秋苑來了,真是害得我們好等。”不似以往般沉默溫順,項氏一開口便先發制人,“繡姐兒,母親知你孝順,想與祖母多相處,可孝順是一回事,這府中的規矩還是要守的。侯府不比鄉野田地,若沒了規矩,可是要遭人笑話的。”
太夫人眸中閃過詫異。想是也沒有料到項氏今日會這般態度。她略一沉吟,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畢竟顧安繡今日所為。確實是壞了規矩。
項氏心中冷笑一聲,又道:“依我看,繡姐兒這規矩還得要重新學學,以免下月母親大壽時惹了笑話。”
這左一個笑話,右一個笑話。可不就是暗指顧安繡在田莊長大,沒有規矩不知禮數。就差指著顧安繡說這是個鄉野村姑了。
太夫人的臉色霎時難看起來。先到的二房與三房眾人見狀也不由得詫異。項氏這話雖是針對顧安繡說的,可明眼人一瞧便知是在與太夫人過不去,以往對著太夫人低眉順眼,事事恭謙的大房,今日這發的是哪門子瘋?
顧安年卻知。項氏不是突然發瘋,而是忍耐到了極限。
好一會,太夫人才憋出句話來。“繡姐兒昨日才回府,不清楚府中規矩亦是正常,往後慢慢學便是。”
太夫人這話說得毫無底氣,項氏自然乘勝追擊。
“母親,”幾乎是太夫人話方說完。項氏便高喊一聲,似笑非笑道:“這學規矩一事可慢不得。要知下月便就是母親大壽了,繡姐兒的規矩須得在下月起學好才是。”
“可這……”太夫人措手不及,項氏根本不給她反應的時間,又緊接著道:“母親放心,我既是大房的正室,這侯府主持中饋的主母,自然不會讓侯府面子有失。教導禮儀規矩的嬤嬤我早便安排好了,明兒起,繡姐兒便可以開始熟悉府中規矩了。”
項氏這番話滴水不漏,太夫人陰沉著臉聽完,依舊找不到一句話來辯駁,氣極之下,她竟一甩手中佛珠,厲聲道:“大媳婦,即便是要學規矩,也當是由我房裡的嬤嬤來教!你請的那些嬤嬤,又怎能與我房中的想比!”
二房三房眾人忙垂首斂眉噤若寒蟬。一個是府中年紀最長作勢慣了的,一個是手中拿了實權的,她們這些當不了主的,實在是沒有插嘴的餘地,就是連勸也是不敢勸的。
眾人原以為項氏還會與太夫人爭執到底,卻不想項氏忽地收斂了方才的氣勢,又一副溫順模樣,低眉順眼道:“母親說的極是,兒媳房裡的嬤嬤自然不敢與母親房裡的比。那從明兒開始,便就由母親房裡的嬤嬤教導繡姐兒規矩罷。如此兒媳也能得了空閒打理府中大小事務,以及準備下月母親的壽辰。”
這一硬一軟,太夫人既然話已出口,再想反口便是不可能了,特別還是當著府裡三房人的面。她只能嚥了這口氣,不耐擺手道:“好了,我乏了,都散了吧。”
眾人應聲退下。
至始至終,顧安繡沒有開口說一句話。只是在事情定奪後,她轉著靈動的大眼睛,將項氏悄悄打量了一遍,隨後便隨著眾人一起退出了延秋苑。
方出延秋苑大門,顧安繡忽然喚住了顧安華,上前親熱地挽著顧安華的手道:“華妹妹,今兒你帶我在府上四處轉轉可好?”
不是問的顧安錦,亦不是旁的其他人,偏偏是顧安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