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4/4 頁)
1980年,國內汽車製造廠為56家,汽車行業企業總數為2379家,從業人員為90。9萬人,汽車工業總產值為88。4億元。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確實是汽車生產大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一切都在改革開發之後來了個大轉彎,說民族汽車工業急剎車也不為過!上至國家領導下到販夫走卒都有不如外國人的整體思維,中國民族汽車工業被猛烈的踹了一腳之後又遭受了重重的連環擊!
第三百七十七章各家心思
不看不知道了解之後嚇你一跳,國內的汽車廠家56家,相關零配件製造企業已經達到數千家的龐大規模了!
不算林強生參與建設的濱汽和哈汽,國內的汽車工業在短短30年已經發展到如此規模,如果不和發達國家的汽車工業比其實這個成就已經相當喜人了。
舉幾個國內汽車企業的成就你就知道在沒有大規模接觸歐美的日子裡,國內的汽車工業人一直在努力拼搏沒有放棄。
1969年10月,我國第一臺32噸礦山自卸車在滬問世,巨大的輪胎有成人一般的高度。1974年,我國第一輛載重400噸大型公路平板車在河北滄州試製成功,就這個東東用來運送東風導彈的,萬山都是後起之輩。1975年大型平板車在川製造成功,翻山越嶺運輸貨物。71年,邢臺紅星汽車廠生產的旅行車備受國內市場歡迎,曾代表中國汽車工業參加巴黎汽車博覽會,被世界汽車權威人士譽為“東方美人”。當年中央臺《中國質量萬里行》節目組選用的一輛紅星車累計行駛3。8萬公里沒有出現絲毫的故障,受到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
可惜,中國的汽車工業從一開始就是跟著蘇聯走,加上自身的時運不濟,在改革開放之後跟國外一比較就顯出我們工業的落後!
而這次來到洛杉磯的人員中就有北汽和南汽的專案組,而上汽和德國大眾的馬拉松式談判已經進行了四五年,期間艱苦卓絕的歷程把上汽折磨得精疲力盡,他們此時也到了談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