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第3/4 頁)
本田宗一郎微帶笑容態度非常誠懇,他的長子和次子也一起鞠躬,本田公司的下屬們也都行了大禮。
林強生感嘆著,日本人的客氣功夫做得真是到位啊,而且一個個都很真誠的樣子,確實可以打動人!
以前兩方雖然打著官司,本田汽車公司對這個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對手的認識始終是非常模糊的,他們對林強生這個人的作風也摸不著頭腦。
本田宗一郎親自趕飛機過來,他覺得今次林強生既然有接觸的想法,那就說明轉讓商標的事情還是有希望的。老頭想著只要雙方開誠佈公的談一談,即使最後依然沒有成功,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林強生不得不又回了一個大禮,然後馬上說道:“本田先生,我想參觀一下貴方的美國工廠,向你們請教一些問題,不知能否賜教?”
本田宗一郎直接伸手誠懇的邀請道:“請,林桑,本田技研非常歡迎您的到訪,有什麼問題您可以盡情說出來,請教不敢當,我會盡量為您解惑的。”
林強生望了望不遠處的龐大工廠,顯然老頭是走過來的,他索性點了點頭,跟隨著老人,在眾多個日方經理的簇擁下,一起走進了瑪麗斯維爾本田工廠。
第六四十九章腳踏實地做企業
林強生走進了本田瑪麗斯維爾工廠,本田宗一郎儘可能的向他直接做著介紹,這有點讓他受寵若驚的感覺。
“為這家工廠我們招收了3500多名工人,美國的用工成本高昂,所以我們儘量多的使用了機器人生產線,以代替人工。”本田宗一郎說道。
“很先進啊!”林強生道,進入車間後果然看到了不少的自動化裝置,一線工人非常少,這個水平要比中國國內,林強生企業中的自動化水平高多了,本田可以採購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最先進的製造技術,日本和德國的機械製造商也都遵循著只把最好的製造裝置賣給本國企業的傳統,外人要買就只能買到低檔次裝置,這種裝置製造出來的產品自然沒有人家的好。
透過攀談,林強生了解到,本田的這一批工人平均月薪在4000美元的水平上,在美國的的汽車產業中自然比三大巨頭的工薪低,但在俄亥俄這樣的北方發達地區也不算低薪,算是正常水平偏上的。
而佐治亞州是美國南部省份,薪資水平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工人的平均月薪在3500美元左右,在南部不發達地區算是不錯的,而且在汽車企業工作也較為穩定,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職位。
這家本田工廠的汽車年產量可以達到15萬輛,一共籌備建設了兩年多的時間,今年年初剛剛投產,林強生看到,在車間內有很多的日本員工和工程師,在給美國員工做著指導。
“這些一線工人都是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嗎?”林強生疑惑的問道。
他有些奇怪,美國汽車製造產業發達,自然有不少具有工作經驗的一線工人,像大眾等歐洲汽車廠商也是招收有經驗的人員,而本田工廠的這些工人看起來很生疏,不是熟手。
本田東次郎說道:“是的,為了達到本田的需要,我們沒有招收有經驗的工人,那些員工已經塑造成型,很難改變!
而這些員工,之前沒在汽車工廠從事過任何工作,就是一張張白紙,我們在白紙上能夠更好的描繪本田的未來!”
林強生看了看生產線上的員工們,有不少的日裔,但白人和黑人仍是最多的,看來本田的工廠並沒有對工人的種族區別對待,日本企業對待美國社會問題通常都是採取很小心的迴避麻煩的做法。
他看著本田父子三人說道:“自己培養工人,雖然花費的時間長些,但這樣的工人對企業更忠誠!本田的這個方式非常有效,我要向你們學習啊,沒有經驗的新鮮員工不但好管理,而且還不會帶著美國汽車工廠中的許多惡習,還能避免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滲透,一舉數得,不錯!”
本田宗一郎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是外來公司,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做企業尤為不易,所以要處處小心!”
本田博俊對林強生說道:“我們給與了美國工人足夠的尊重,贏得了他們的好感,避免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問題!”他意有所指,他也聽說過林強生的汽車工廠出現的用工矛盾,在他們父子想來美國市場是極其重要的,沒有必要為不相干的事情鬧得風風雨雨的,對林強生這樣的做法他們也很不理解。
林強生無奈的點了點頭,他以前小看美國黑人問題在美國的輿論影響了,當初選擇在美國南部建廠只考慮了成本問題,卻沒有想到會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