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兩個老同志一起返聘到旗山肉聯廠。
對於一個新生的小企業,相比長江肉聯廠這樣的國營大廠,旗山肉聯廠最缺的不是裝置、資金和技術工人,也不是研發團隊、銷售團隊,而是精通生產業務的管理人員。
生產組織工作搞不好,搞一搞魚丸蝦丸還能湊活,想要大規模的搞火腿腸專案就是痴人說夢,臨時培養都來不及。如果非要在生產中逐步鍛鍊基層管理人員,那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時間。
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他們需要基層鍛鍊起來,精通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熟悉整套車間管理的流程、準則,善於拿捏人際溝通,能夠有效的組織生產和輪換,查詢生產中不足的缺陷……這些其實根本也不是四五年就能培養的。
一個好的車間主任絕對抵得上半個廠長。
有幾個返聘的老車間主任在肉聯廠搞生產組織工作,楊少宗和楊建林才能騰出精力去抓其他的工作,相互配合,才能將肉聯廠的成績在短時間抓上去。
考慮旗山肉聯廠目前的總投入不過二十萬元,日銷售額能夠達到了4817。3塊錢絕對是令人驚訝的好成績,哪怕只是一直維持在銷售額上,肉聯廠也能在一年之內收回所有投資。
回到公社,楊少宗就喜氣洋洋的帶著成績單去書記辦公室。
進了辦公室,他就一眼看到徐保山書記正在和曾廣福閒談,兩個人抽著煙,喝著茶,笑呵呵的談著。
看到楊少宗,徐保山就笑道:“小楊啊,你回來的正好,曾老正在談咱們肉聯廠的事,他對你可是讚不絕口啊。”
“真的?”
楊少宗笑呵呵的走過去,將今天上午剛統計出來的銷售資料拿給徐保山過目,笑道:“書記,咱們今天賣出去七千四百多斤的海鮮牛肉丸,哪怕就是按照這個成績計算,咱們一年之內也能收回投資成本啊!”
看到具體的數字,徐保山自然是更加高興,除了大青灣事件,旗山公社近期的工作幾乎是無所不順,各方面都讓他喜笑顏開,真心的為旗山未來的新局面而感到高興。
“好啊!”
徐保山也是非常的喜悅,又道:“小楊,你要帶著肉聯廠的同志們繼續加把勁啊,咱們可不能為了眼前這點小小的成績就感到滿足和驕傲,要繼續努力,爭取為咱們公社開創出一條新路子!”
楊少宗笑了笑,道:“書記,你放心!”
曾廣福這才說道:“我說老徐書記啊,你就放心吧。我在肉聯廠這個行業裡幹了三十多年,還真沒有見過哪個廠能這麼快就出成效的,想當年,我從部隊轉業到長江市參加長江肉聯廠的組建工作,那時候啊,咱們光是前期建廠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建廠到生產又是一年。咱們再看看旗山肉聯廠,這是什麼效率啊,9月底剛投產,這麼快就搞出了成績,真是不簡單啊。我老曾是說句真心話,旗山肉聯廠現在是小,可在管理那是這個啊!”
說著這話,他就翹起大拇指,繼續和徐保山誇讚道:“別說其他的國營肉聯廠在管理上比不了,就連咱們長江肉聯廠也不能比啊,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咱們旗山肉聯廠要是這麼經營下去,那真是前途無量啊,做什麼專案都能賺大錢!”
一聽這番話,徐保山就更加的高興了,笑道:“確實是不容易。小楊啊,書記知道,這個廠子能有今天都是你和建林,還有咱們曾主任的功勞!”
曾廣福笑呵呵的挺受誇讚,卻道:“有一說一,老徐書記,最大的功臣還是咱們小楊,他給廠子制定的那些管理章程是真不錯,實用,好用,我搞生產這麼多年,那也是不得不服!你們旗山是真出了一個小楊能人,有他在公社裡做事,公社以後的日子一定能紅火的!”
徐保山愈發的高興。
楊少宗倒是很平靜,他心裡明白,這裡面確實是有他的功勞,可曾廣福也必須這麼說,因為他給曾廣福的待遇不是一般的好。
他謙虛了兩句就坐下來,正要和徐保山彙報後面的工作計劃,曾廣福也是老車間主任了,知道別人還有事情要商量,這就找了個藉口起身告辭,先行走了。
等曾廣福離開,徐保山就和楊少宗道:“少宗,肉聯廠那邊的事情也可以算是稍稍歇一歇了吧,管委會經濟辦的人都差不多到齊了,那邊的工作也要展開,你這幾天就不要急著去肉聯廠,先將經濟辦的事情整理一下。”
楊少宗嗯了一聲,說到這件事,他就想到沈一民已經成了經濟辦的副主任,他到現在還沒有和沈一民會面,也沒有正兒八經的談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