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我和老徐書記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已經和地委組織部和縣委的郭縣長談過了,他們對此是非常贊同的。這個事情呢,我認為就不需要再在公社內部討論了。”
旗山公社的此次換屆本身也是從管委會向鄉政府機構過渡的階段,原有的很多科室都撤銷了,新的機構大幅增加,基本的職能機構設定是紀檢辦、黨委綜合辦公室、組織辦、財政所、經濟綜合辦公室、農林綜合辦公室、基礎辦、宣傳辦、計生辦、衛生文教辦、信訪辦、武裝部、派出所,此外還有機耕隊、畜牧站、建築隊、良種站、衛生院、文化站、供銷社。
和淮西縣其他各個鄉的設定接軌後,這些公社幹部的工資將不再計入公社的工分中,統一按地委的標準發放工資。
依靠強硬的背景和支援,雖然在大青灣事件中應該承擔很大責任的魏大中還是成了代副書記,負責組織、後勤、信訪等工作。
沈元華提為農林綜合辦公室的主任,工交科正式撤銷,潘慶元調任基礎辦的主任,信訪辦暫時不設專職的辦公室主任。
副社長的位置繼續空缺,具體職務由黨委綜合辦的主任唐孚臨時代管,楊建林正式調任旗山肉聯廠的廠長,湯恩國暫任供銷社的站長。
暫時是穩定了,可是,更大的變化還在繼續醞釀中,機關這些幹部們的“上進心”並沒有因為大青灣事件而停滯,大家仍然將目標緊緊鎖在即將空置出來的社長和副社長的位置,甚至連魏大中的副書記位置也有人盯著。
魏大中心知肚明,以他在旗山的表現,想要透過換屆的投票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他似乎也不在乎,只要上邊有人,他又有了副科級的待遇,即便離開旗山還能有其他的位置。
當上了代副書記的他也不會安心工作,而是要更加積極的在縣委中活動,爭取調回縣裡,或者是去其他比較富裕的鄉鎮。
第四十二章 經濟辦的副主任
會議結束後,徐保山並沒有急著回家,他讓楊少宗留下來在自己的書記辦公室裡繼續商量著新的問題。
在辦公室裡,徐保山一直都很沉默的連續抽了兩根菸,他心裡實在是有著太多的難過。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離他退休還有最後兩個月,可他在公社已經失去了絕大多數的權力,就連任命楊少宗當經濟辦主任的事情也需要宋長明出來附和一番。
沉默了良久,他才和楊少宗道:“小楊啊,旗山的工作是越來越不好做啦,你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等你徐書記退休了,你要經常和宋社長多溝通,多協調,搞工作不要只顧成績,也要注意和其他公社幹部之間的關係。你以前是個辦事員,辦事講究效率是很好的,以後是經濟辦的主任,管的事情多了,你要顧慮的東西也多啊!”
楊少宗還是那麼平穩而沉靜的點著頭。
此時的他也在考慮經濟辦的工作人員,一般配置是兩三個人,加上他不過四個,他打算是將在畜牧站做會計的趙琪調過來。
趙琪是趙瑛的姐姐,比他和瑛子大三歲,中專畢業後分配回旗山,一開始也是在供銷社工作,前年調入畜牧站工作,工作經驗能算是較豐富的。
趙琪去年剛結婚,丈夫就是畜牧站的技術員沈家林,這個人也能算是楊少宗的姐夫,後來辭職和趙琪一起搞青蝦養殖,旗山的環境逐漸不達標後,他們夫妻就去了淮中市的鑑湖縣。
他正在這麼想著,徐保山就和他問道:“少宗,你現在是經濟辦的主任了,經濟辦的人事安排上面,你有什麼想法?”
楊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我想將畜牧站的會計趙琪調過來搞統計和出納工作,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爭取一個學經濟或者是法律的大學生,再找一個比較有經驗的,人脈比較好的本地的老辦事員當副主任,搭一個比較合適的班底。”
徐保山挺贊同的點著頭,道:“你這個想法還是非常好的,不過,別的都好說,你想找個大學生就蠻難了啊。我在會上剛談過這個問題,咱們去年分了兩個農林專業的大學生,一聽說是要到咱們旗山就立刻翻臉了,根本不想來啊!”
楊少宗嗯了聲,道:“我會想辦法的。”
徐保山呵呵笑著,道:“小楊,你要是真能把這種事也辦好了,書記可就真佩服你了。反正你是咱們公社的能人,還真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妥的,書記也算是看明白了。行,書記支援你。另外,旗山肉聯廠這就要投產了吧,你最近有什麼打算?”
楊少宗就和徐保山彙報道:“書記,我和楊站長前些日子還在商量呢,和日本大谷會社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