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頁)
軍與那位錦衣衛比試功夫,頓時奔走相告,不消一頓飯功夫,把偌大個校場圍得水洩不通,連腿腳不利索的官兵都拄著拐趕來瞧熱鬧。
岑福好不容易擠到裡層,被擠出一身汗來,心情忐忑不安。自昨夜收到那張圖紙起,6繹就沒怎麼和他說過話,他只知曉大公子在燈前坐了一夜,卻猜不透大公子心裡究竟在想什麼,眼下更不知曉大公子為何會突然和俞將軍比武。
大概是看6繹年紀輕輕,又是京城公子,即便自幼習武,只怕功夫也有限。俞大猷連衣袍都未換,頗隨意地往兵器架旁一站,示意6繹先行挑選兵器。
“我知曉將軍善長荊楚長劍,但真正精通的卻是棍法。”6繹微微一笑,伸手取過一根長棍,“還請將軍多多指教。”
“不敢當!”俞大猷也取過一棍。
王崇古也聞訊趕來,擠進人圈,皺眉看著場內,只道是俞大猷性格耿直與6繹鬧出不快,弄得要上校場較量。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人各持一棒;相距一丈;腳下微錯。
俞大猷心中暗忖:他畢竟是陸炳之子;雖是要勝他;也須讓他面上好看才是,就與他多過幾招,算是點撥他端正。
當下也不使個門戶,棍棒在手中耍了個花式,便朝陸繹侵去,直破大門打他的棍。
陸繹錯身而退,倚他棍尾,直剃而下打他的手。
俞大猷翻身躍起,陸繹使了個喜鵲過枝,趁棍而上,棍身如影隨形,無論俞大猷如何騰挪跳躍,始終擺脫不掉。
本只是想與他略過幾招,倒未曾料他的功夫遠遠超出自己的估計,尤其陸繹輕功甚好,長棍在他手中愈發變得輕巧靈動,隨心而走。俞大猷甩不開他,索性以進為退,使出馬前斬草,連進三步,逼開陸繹。
兩人這幾下過招,王崇古已看出俞大猷棍勢和緩,有歉讓之意,顯然並非因爭執而比武,便稍稍放下心來。
周遭官兵吼吼叫嚷,為自家將軍助威打氣,聲勢浩大。岑福甚是不滿,無奈孤掌難鳴,便是扯破喉嚨也壓不過眾官兵的聲響,麵皮繃得緊緊的,盯著校場之上。
俞大猷望向陸繹,笑道:“功夫不錯,再來!”
話音剛落,他旋手進五步,以腰力挑打,使出滴水獻花,棍尾上挑,直打陸繹前胸的神封穴。陸繹以棍相揭,反而借他上挑之力,翻身騰挪,身輕如燕,自他頭頂躍過,手中長棍走馬回頭,打向俞大猷脊背的風府要穴。
聽背後風聲,俞大猷側身讓過長棍,心下暗暗替他叫了聲好,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當心了!”他喝道。
長棍拖地,如蛇般蜿蜒前行,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