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愛心教室,認捐果樹(日常)(第1/2 頁)
食堂的早餐相當豐富,除了常見的豆漿、油條、饅頭之外,還有米粥、燒麥、油餅、炒麵、熱乾麵、水煮蛋……
姜誠以前是浙省人,對北湖省熱乾麵早有耳聞,但卻沒有機會嘗試。
現在看到有熱乾麵,就先拿了一碗來嚐嚐。
人的名樹的影!吃完第一碗之後,姜誠表示熱乾麵果然名不虛傳,吃完一碗後還覺得還是不過癮,就再來了一碗。
兩碗熱乾麵下肚後,姜誠又剝了一枚水煮蛋充當飯後甜點,吃完之後這便要心滿意足的將餐盤放到集中放置處,準備去機房備課。
然而這個時候,老院長卻早已等候姜誠多時,帶著一群孩子來到姜誠身邊。
“橙子,這些弟弟妹妹們,就是你今後的學生了!
你也不要有壓力,先帶他們稍微學習一下電腦知識,然後帶他們上上網,看看電視電影,玩玩遊戲消遣一下就可以了!
一般只會用到你週末的時間!你看看有沒有問題?”
老院長用商量的語氣向姜誠詢問道。
姜誠對此自然沒有意見,連忙稱是。
姜誠原以為要跟大學考計算機二級的課程一樣,要教弟弟妹妹們ms office 高階應用,即文書處理(word),電子表格(excel),簡報(powerpoint)等相關技能。
但是沒想到,居然會是網咖網管式基礎教學,只要教人上網,看影片,玩遊戲就可以了……
“這工作也太輕鬆了吧?”姜誠有些難以置信,不過記憶告訴姜誠,以前兒童村裡的電腦的用處,也差不多是這麼個情況。
以前兒童村裡的兩臺公共電腦,一般就是來放電視劇和電影的,有時候也會下載一些遊戲,讓孩子們上機實戰玩遊戲。
在兒童村裡,老院長和工作人員們首先希望孩子們能夠身心健康,其次才是學習成績好,能夠出人頭地。
工作人員雖然關心照顧孩子們,但畢竟無法做到對自己孩子那樣一視同仁,單一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愛。
正是因此,兒童村裡的孩子不可能像普通家庭的孩子,被父母壓迫要進行學習,普通家庭的孩子學習過程中痛苦又快樂。
但如果是在兒童村裡,看到孩子們露出痛苦的表情,表現出不滿的情緒,工作人員就不會再強求。
也就是說,兒童村裡的孩子們,學習全靠自覺和自身積極性。
這樣生長起來的孩子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沒多少苦難,但除非天賦很好,否則學習成績並不好,並且也沒什麼上進心。
對於這種狀況,老院長也表示無可奈何。
既然如此,老院長只能順其自然,順著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在兒童村的時候,能夠多開心一點。
所以,電腦成為娛樂消遣的工具,那也就非常正常了。
言歸正傳,老院長將人交給了姜誠,姜誠則將人帶到了機房。
兒童村的機房是獨立建設的,因為這原本就不在兒童村的基礎規劃當中。
而且這機房也跟其他建築物的性質不太一樣,機房有其他幾個名稱,叫功德屋,愛心房,愛心教室,是外邊的大老闆出資建設的。
當然,兒童村也有出錢。
愛心教室這種建築物,原本就是兒童村為了新建教室,自身投入有些大,而想要儘早將事情辦成,就邀請外邊的大老闆出錢。
大老闆們也不是傻子,沒好處的事情不會幹。
誠然,資助兒童村修建教室是足以揚名的善舉。
可是一般大老闆即使再有錢,再愛面子,到了關鍵時刻,卻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老院長也是見多識廣,是個有本事的人,很快就想出了讓大老闆心甘情願掏錢的辦法。
常規教室大小一般在五六十平,而在農村,一間五六十平的平房也就兩三萬材料費和人工費。
老院長讓老闆出兩萬建耗費三萬的愛心教室,剩下的錢兒童村裡出。
並且老院長又聯絡一些相熟的老闆,先搞幾個專案出來,讓其他老闆跟風學樣。
其他老闆一聽確實有人樂意掏錢,而且兩萬塊就能建成總花費在三萬的愛心教室,名頭都是他們的,那也樂意花小錢辦大事。
於是乎,成排的愛心教室就建造起來了。
老院長再找人在教室外面搭建一個走廊,愛心教室就連成了整體,相當於是一幢新得教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