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和諧美好,欣欣向榮(日常章 可跳過)(第1/2 頁)
錚錚——
鏘鏘——
哐當——
“什麼情況,怎麼那麼吵?”迷迷糊糊之中,姜誠被外界即將要唱戲文般的聲音吵醒。
透過窗戶往外看,天色大半還是黑的,由此也可見時間還很早。
昨晚姜誠十一點鐘才入睡,因為雙腿還有些痛楚,在床上轉輾反側許久才入睡。
可是現在呢,一看手機時間,還不到六點。
此時的姜誠彷彿達到了武學宗師天人交感的境界,姜誠的魂兒輕飄飄的想要從肉體裡飛出去,外界的噪音則不斷侵入姜誠腦海中。
迫不得已,姜誠只能立刻起床,準備洗漱一番,然後跟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去食堂吃早飯。
姜誠本身對這個情況既陌生,也熟悉。
兒童村的建築物主要是綜合宿舍樓,青年公寓,教學樓和活動中心。
前二者是用來住人的,綜合宿舍樓裡,不止低齡的兒童住在其中,院長以及兒童村裡的工作人員,也在住在這裡,。
故而姜誠如今的宿舍也是在綜合宿舍樓,樓上樓下一發出什麼聲響,姜誠在宿舍內聽得一清二楚。
青年公寓則是給年齡足以上初中的孩子居住的,當然這是指有自主行動能力的孩子。
兒童村裡六七成孩子是殘障兒童,生活很不方便,需要照顧。
而那些能夠獨立的孩子,兒童村則希望將他們培養成材,日後能夠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在社會中,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感恩祖國回報社會不是空口無憑的,在國家的資助和社會的幫助下,兒童村裡的可憐人,才有機會存活長大,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
兒童村首先是希望他們步入社會能生活的健康,然後更進一步能實現他們自身的價值,而不是渾渾噩噩活成一個廢物。
兒童村希望他們熱愛自己,也能熱愛社會,熱愛國家,就像當初在兒童村的時候,工作人員將愛和溫暖傳遞給他們一樣。
介紹完前二者,再說說教學樓和活動中心,那就是孩子們在兒童村裡主要學習和活動的場所,其實也沒什麼好解釋的。
上面提到了,兒童村裡殘障兒童比較多,一般情況下,身體方面的殘障兒童,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兒童村裡的工作人員多擔心。
但是智力和心理方面殘障的兒童,那就有不少問題了。
這類兒童一般都有多動症,暴力傾向等問題,為了防止他們半夜不睡覺,出門溜達,或是著涼生病,或是去欺負其他小朋友,晚上工作人員將他們送回宿舍後,都會給門上鎖,而門一般也是鐵門。
小孩子的力量不小,特別是智力和心理有問題的兒童,渾身上下有一股蠻力,以往兒童村裡就有木門被這類兒童持之以恆的拳打腳踢給打破的。
後來還是條件好了,給木門蒙上一層鐵皮,或者直接換上鐵門,這才完善了管理方案和措施。
另外也別擔心,即使是鐵門,朝著宿舍裡那一面也有蒙一層海綿或者棉布之類能夠緩衝的東西,防止這類兒童身體上受到什麼傷害。
其實吧,拳打腳踢打久了也會覺得痛,這類兒童自己會消停下來,一般不會出現受傷的情況。
或許,每天敲打一下門,也是他們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了。
早上自然睡醒了,起床敲一敲門,吵吵嚷嚷的滿樓都是熱鬧和生氣。
一些原本沒這種習慣的正常兒童,也會覺得有意思,一起敲門跟著鬧。
這樣一來,生活在宿舍樓裡的工作人員或許會苦惱一些。
不過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七八點鐘也就睡了,早上五六點起床也不會覺得累。
姜誠的腦海裡有這部分記憶,兒童村裡的工作人員會在被這樣的“生物鐘”吵醒之後,立刻起床洗漱,然後挨家挨戶的給有問題的孩子們穿好衣服,防止他們著涼受凍。
幫孩子們穿戴好衣物之後,繼續用門和鎖將他們管好!
等到工作人員們集體吃完了早飯,有力氣了!再一個個給孩子們餵食,然後幫他們洗漱清理一下,讓他們開始新得一天的學習,娛樂,生活。
有人或許對這會有一些想法,孩子們都起床了,為什麼不給他們先餵飯。
其實工作人員先吃飯,這也是迫不得已的。
兒童村裡殘障兒童多,其中不少是智力障礙兒童以及咀嚼功能,消化功能有問題的兒童,而這類兒童平日裡只能吃流食,也就是粥,類似於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