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準備‘五色’(第1/2 頁)
五色糯米飯的做法雖然簡單,但對食材的要求極為苛刻,需要用到優質糯米、紅藍草、黃花草以及楓葉。
這其中,又以紅藍草最為特殊,一種葉片稍長的,是紫色汁液,另一種葉片稍圓的,則是紅色汁液。若是不小心混淆,那麼得到的顏色也不會純正。
正因食材難尋,以至於後來不少人想出了替代辦法,做出無數種翻版五色糯米飯,什麼臘味呀、海鮮味呀,等等之類,充斥著現代化風味。
儘管味道不錯,但久而久之以後已經很難再吃到最傳統的味道了。
陳沖第一個目的地自然是菜市場。
這種菜市場看著有些髒亂差,但不可否認的是,裡面的食材的確比許多大型超市更加的新鮮。
綠油油的當季蔬菜,現殺現宰的活雞活鴨,以及那些挑著扁擔,原生態的另類瓜果。
雖然來往行人大都屬於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級別,但陳沖卻非常喜歡這種氣氛。
遠離鬧市,接觸最質樸、最純粹的勞動面孔。
在路過幾個售賣辣椒的攤位時,原本還在吆喝的攤販頓時止住了聲音,一個個拿出手機,有一下沒一下的按動著,似乎並不想招惹陳沖。
陳沖扯了扯嘴角,黑著臉離開了此處。
上次過來買辣椒的時候,完全是一顆一顆的逐個挑選,比那些老頭老太太還要有耐心!在這樣強烈的對比之下,以他年輕的樣貌,想不讓人記住都難!
哦不,也許是記恨!
“長久下去,自己怕是要成為菜市場的公敵。”
陳沖對此也很無奈,得到‘食材鑑定術’後,總要好好利用才是,難不成唔佔著茅坑不拉屎?
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麼。
在菜市場轉了一圈,並沒有看到輔材的身影,於是只能提著一袋品質‘7’的糯米離去。
這是菜市場最好的糯米,若想要更好,便只能去小縣城或者當地農家購買,那些是沒有經過處理的原生糯米。
‘食材鑑定術’雖然神奇,但也不是沒有取代的辦法,只要經常逛菜市場,就會積累很多經驗。
就拿手中的糯米來說,很多沒有購買經驗的年輕人根本無法分辨糯米的優劣。
首先,挑選糯米的第一步自然是要上手摸,優質的糯米很乾爽,輕輕揉搓,還帶著一點粉末質感。而如果是那種摸起來很滑,握久了有粘稠感的糯米則屬於劣質,是經過後期加工處理的,甚至可能有毒。
其次,優質的糯米在輕柔時不會折斷,而劣質或者存放很久的則容易折斷;
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還是很難分辨,那麼就可以使用最後一種粗暴的方法,將糯米掰開。優質糯米掰開後有玻璃質感,劣質的則呈現粉狀,這是加工都無法掩蓋的差距。
當然了,這些經驗終歸需要時間與社會閱歷的積累,不像‘巧手(殘篇)’這樣變態,直接作用在記憶中,收穫結果。
但陳沖也明白,記憶獎勵終歸是記憶,它只是一種包含各種技巧與成敗的經驗合集,若長期擱置不用,始終會隨著時間慢慢消磨掉。
所以,在買了糯米之後,他還買了許多廉價蘿蔔,用於閒暇時練練刀法,以免出現生疏感。
所謂孰能生巧,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離開菜市場,陳沖騎著共享單車開始尋找各種輔材。他在手機地圖上搜尋到了很多中藥鋪,挨個尋訪。
紅藍草、黃花草與楓葉有醫藥價值,因此,用它們做出的五色糯米飯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好處,那麼中藥鋪正是首選。
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接連去了十幾家都沒有任何收穫,而就在他打算放棄時,中藥鋪的老中醫給他出了個主意,說是可以去中藥批發市場轉轉,那裡種類繁多,興許會有收穫。
陳沖本就是個雷厲風行之人,既然有了線索,立刻出發!
乘坐地鐵到交通樞紐公交站,接著換乘直達中藥批發市場的公交車,期間耗時一個多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此時的日頭已經西下,金燦燦的餘暉將天際漂浮的白雲染了個通透。
微風吹不散疲憊。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脖子上全是熱汗的陳沖果然在裡面找到了紅藍草、黃花草與楓葉,唯一遺憾的是,這些輔材的質量並不高,最高的一株黃花草也僅僅達到‘5’的標準。
“有總比沒有強,起碼可以先試試味道。”陳沖隨意抹了把額頭的汗水,若五色糯米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