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 頁)
夏只看了那些照片,就能斷定,那些東西,肯定不是柴窯。這些人,還真把古人當白痴啦!古人所極力推崇的柴窯,要是真那個樣的話,這是在侮辱誰呢!
其次嘛!
要鑑定一件瓷器是不是柴窯,還得看它的年份,是不是真是五代後周,柴榮在位時期所燒製的。
只是,對於現代的技術水平來說,想要準確鑑定瓷器的年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最先進的科學檢測儀器,也是有可能出錯的。而且,就算是沒被x光照shè過的瓷器,也往往只能鑑定為某一個年代段。
更多時候,大家所依靠的,還是目鑑。憑藉經驗和眼力,來做鑑定。
但對於周夏來說,準確鑑定東西的年份,這可就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因為他有考古鑑定系統這樣逆天的作弊器。
這時候,心情激動萬分的周夏,也顧不得矜持。
馬上就用考古鑑定系統,對手上的瓷片,做起了鑑定。
“該作品創作於公元955年。”
周夏得到這樣的鑑定結果之後,更是歡喜得差點跳了起來。
可不是嘛!公元955年,正是周世宗郭榮,也就是柴榮,正式即位後周皇帝的第二年。
雖然並不能因此就說明,這件瓷片製作於這個時候,就一定是柴窯。但最起碼,這件瓷片,已經滿足了這樣一個必須的條件,這可比那些空口白牙說什麼是柴窯的,要來得可靠得多。
這也說明他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既不是汝窯,也不是鈞窯,更不是哥窯,這比那還要早。
興奮激動之後,周夏也是有些疑惑的。
為什麼系統沒有提醒他,完成收藏珍貴文物呢!這裡面莫非有什麼特別的講究不成。要知道,先前的幾件珍貴文物,都是在他買下來之後,就有提示的呀!
周夏就猜測著,難道是因為這是瓷片的緣故,得把幾塊瓷片湊一塊才算?
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夏越想越是這個理由,要不然,這一件珍貴文物的瓷器,摔成好幾半的話,不是就變成好幾件珍貴文物了嗎?這考古鑑定系統,也怕人鑽空子佔便宜的呀!
但是很明顯,光這兩塊瓷片合起來,還是湊不齊這隻碗的。
周夏便又繼續在瓷片堆裡尋找另外的散瓷片。
還沒等他找著,徐耀輝就欣喜若狂地從廚房奔了出來,“周夏,我清洗乾淨之後,再看你這瓷片,這感覺又大不一樣啊!說實話,我覺得你這瓷片,還真有可能是柴窯啊!”
周夏望了兩眼他手裡已經清洗乾淨的瓷片,確實如他所言的那樣,非常漂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