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頁)
笑,會在他面前一蹦三尺高的慕容雪顏,她彷彿一下子長大了五歲……
夕陽西下,慕容雪顏與南宮逸並肩立於原野,沐浴在金燦燦的斜暉中,如一對神仙眷侶般遺世出塵……
彼此兩相顧望,卻不言語,一陣山風吹過,也吹起了慕容雪顏的頭髮,使她的長髮絲絲飛揚。南宮逸將手指貼在她額前的疤痕上,動作輕柔,慕容雪顏詫異地抬眸望了一眼,卻又不語,任由他揉,搓著她的傷疤。他輕輕地將嘴唇湊至她的傷疤上,印下一個吻。
“南宮逸,你會嫌我醜嗎?”她忽爾問。
“在我的心目中,你永遠和我初見你的那次一樣美。”他托起她的下巴,將自己的唇印下去。
多麼快樂的一天哦,沒有任何值錢的禮物,沒有任何精心的策劃,彼此只是按著心意四處遊玩,寄情山水,忘卻紅塵俗事。
“我想聽你唱歌。”他握住她的手,語帶笑意。
“好。”她望著如黛遠山,望著被瑰麗的霞光映紅的彩霞滿天,興之所致,口中吟唱:
“不等來世再相約,今生就要無恨無悔。
不問前緣我是誰,只管今塵和你日日月月。。。。。。
“好美……”南宮逸輕輕感嘆。
“什麼好美?”慕容雪顏乍然停下,望著南宮逸。
“好美的歌,好美的你,好美的夕陽。”他一口氣說出三個“好美”,連他自己也為自己的“肉麻”而感到驚訝。
“你什麼時候學會說情話了?”她笑,開心地像個孩子般。
“只是……這歌詞,表達的是什麼?”他問。
慕容雪顏答道:“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
“嗯?”南宮逸從來沒有聽過樑祝的故事,眉間一蹙。
“傳說在西晉時期,一個姓祝的大戶人家中有一姐名喚英臺,為了求學,祝英臺女扮男裝,辭家攻讀,途中結識青年學子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有一句歌詞,‘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談心兩無猜’,說的就是這一段同窗之情。”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談心兩無猜。”這樣的境遇,與當時的他與雲妃之狀,何其相似?強烈的共鳴使他對這個故事更加充滿了好奇,隧問道:“後來呢?”
“三年後,祝英臺返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說的便是那一段離別。”慕容雪顏道,“在我看來,其實梁山伯木訥得很,與一個俏生生的姑娘相處了三年,竟然不知道同窗是紅妝。但他的結局卻實在令人同情……梁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祝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
“情何物生死相許……”他的腦海中浮現她曾經唱過的某一歌的歌詞。
“而祝英臺,聽到梁山伯為己而死的訊息之後,悲痛欲絕。不久,馬文才來祝家迎娶,祝英臺被迫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臺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傳說在祝英臺祭拜的時候,哭聲感動天地,驚雷裂墓,而祝英臺跳進了墳墓。隨後墳墓重新合上,而梁祝的魂魄,化為一對蝴蝶翩翩而飛。這就是‘梁祝化蝶’這個故事的由來。”慕容雪顏將整個故事全部說完,自己的心情也有些動容。“化蝶”這個結局,在她看來多半是古人附會神話的,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但是他們的故事據考證卻是真實的。相愛而不能在一起,該是多麼痛徹心扉的感覺!
是不是隻有聽到了旁人的悲傷,才會更正視自己的幸福?南宮逸定定地望著慕容雪顏,將她抱住,旋轉,再旋轉……
就讓彼此化作天與地之間一對自由自在的精靈、蝴蝶、白狐……隨風而去,遠離喧囂。
079 千鳶會
四月,京城之中又迎來新一輪的熱鬧風潮。三四月份是踏青、賞春、遊玩的好時節,紙鳶成為天空之中一種亮麗的點綴。
四月初六,是一年一度的“千鳶會”舉行的日子。基本上每一年的“千鳶會”,都是當日舉行,若是碰上下雨的壞天氣,“千鳶會”便順延一日。這本是西宋那邊的習俗,卻是近年來才流入北齊的,北齊尚武,之前初初開國,百廢待興,最近幾年來四海昇平,百姓休養生息,京城中亦漸漸流行起於“千鳶會”那日賽紙鳶、踏青、宴飲、比詩賦……這個別開生面的節日廣受京中貴族及富家女眷的歡迎。
這一日風和是麗,碧空如洗,“千鳶會”未按照往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