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有一面湖泊,四周三面環山,垂柳拂動,景色怡人。而在湖畔有一個專供遊人休息的涼亭。他們兩人佇立於涼亭中,欣賞著四周景緻。
湖畔種滿垂柳,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如一片迷濛的輕煙,而湖水倒映著柳枝,搖曳生姿,又是另一番風情。在風光旖旎的大自然中暢遊,慕容雪顏只覺自己如游魚在水中般無挽無束,自由自在。
“看,那邊有一面竹筏。”南宮逸指著涼亭外不遠處說道。
果真,慕容雪顏望見那兒確實有一竹筏,竹筏上面還擱著一把木槳。
“我們去遊湖,好不好?”慕容雪顏央求道。
“好。”南宮逸溫柔地一笑,拉起她的手,出了涼亭。
他單手將竹筏舉起,檢查了一下,繩子綁得相當牢固,並無疏漏;方走到湖畔,將竹筏放在水面,使勁一推;爾後,攬著慕容雪顏展開輕功,兩人落在竹筏之上,穩穩站好。南宮逸拿起木槳,重重地在水中划動起來,竹筏便藉著水的助力,駛向湖泊中心。他將木槳重新放回在小舟之中,任由水流的一點推力帶著竹筏在湖水之中泛遊。
置身於湖光山色之中,恍若天地之間只剩下他們兩個人,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通通離他們而去……
慕容雪顏望著周圍如畫般美不可言的一切,痴了,醉了……這般不經裝飾無須雕琢的自然美景,在二十一世紀幾乎可說是絕跡了;何況身邊站著傾心相愛的那一個人。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些,全部都是他的諾言,他最真實的感情表露。他是那麼冷峻的一個人,要他親口說出“愛”這個字,會是多麼地難,何況,以慕容雪顏自己的個性,也並在乎那三個字。
她要的是,是南宮逸的心而已。若他連心都全部交給了她,誓言有多動聽,又有什麼重要呢?
她將自己的雙手擱在他的胸前,感受著他有力的心跳,一下一下,綿延不絕。
“我在你這裡排第幾?”她笑著問道。
“第一。”他自然而然地握住她的手,眼底的深情一覽無餘。
是什麼時候起,她在他心裡的地位變成了第一呢?是他見識了她在經營酒莊時非凡的才能時,是他窺見了她待人接物寬厚的氣度時,是他發現她不計損耗地收留難民、出錢賑災時……每一次,她都讓他看見不一樣的她,每一次,她都能帶給他無限驚喜……她就像一道謎題,猜不透,讀不懂,卻越來越吸引他,使他急於認知她、瞭解她。
“你在我這裡,也是第一。”她將他的手移到自己胸口。
再也不要猜忌,再也不要懷疑,完完全全地交託自己,整個人、整顆心。
站在枷葉寺前,她對他微微一笑,問道:“你知道這個枷葉寺供的是哪個佛家尊者嗎?”
“是摩訶迦葉。”南宮逸答道。這個迦葉寺,當初他與雲妃便一同來過,而且,是雲妃告訴的他,此處供奉的是摩訶迦葉。雲妃……再一次想起她的時候,他的心裡竟是一片平和,再不起任何漣漪。她的身影在他的心中愈來愈淡,似是被風輕輕一吹,便能立時消散。
而曾幾何時,他以為,他會將她放在心中,一輩子。
直至今時今日他方知道,一輩子,是多麼漫長悠遠的時光,長得能生出無數預料不到的變故。
“佛祖拈花,眾皆不語,唯有摩訶枷葉破顏一笑。後來,佛祖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予枷葉尊者。”慕容雪顏傾自己所知解釋道,“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與‘衣缽真傳’典故的由來。”
“拈花一笑……”南宮逸對佛學所知遠不及慕容雪顏,然而她此時的祥和與寧靜竟使他隱隱覺得不安,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佛偈說,‘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我喜歡這個句子,也喜歡彼岸花的另外一個名字——曼珠沙華。”她繼續娓娓而談。
“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她的話越來越讓他不安,他看見她神色安詳,進了佛殿,在佛像前的薄團下跪,雙手合十,虔誠地閉上眼,默默祈禱。他一直默默跟隨著,心中也是一片安詳恬然。
走出佛殿的時候,他問她:“你方才可許了什麼心願?”
“我沒有許願。”慕容雪顏笑道,“世人只道在佛前許願,便能求得佛祖保佑,須知萬事早有定數……我拜佛,只是為了內心的平靜。”
“雪兒……”這一刻,他眼中的她,不是平日那個嘻鬧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