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聚會(第2/2 頁)
與解讀。這種解讀透過連線的方式進行暗示,進而影響人們原本隨機行動的方向。
從這一方面看來,不僅僅是塔羅牌義,當今社會所有的哲學,教育,思潮,甚至是廣告,或者娛樂快消類文章,其實都是一種暗示。
自由的意志在接受了各種暗示後,便會受其影響,與之建立起“連線”,或者說“糾纏”。如同量子般瞬變的連線密密麻麻地與意志建立起聯絡,最後便形成了我們思考的迴路。
而潘素也在想著怎麼說服他們,或者乾脆伺機強搶周正留下的資料回去。
楊子謹有點心不在焉,他並不希望自己捲入這種是與非當中,有這樣的時間,他寧肯多看一些能夠滌盪心靈的文字。
他承認這個世界有很多不乾淨的東西,讀書正是為了明白這些原始的慾望於夢想之間的區別。
一個人,如果只受慾望的驅使,想要得到點什麼,就非要得到不可,不惜一切的代價,這是幼稚的,正因為人善於思考,當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時,但你知道不能這樣做而選擇放棄,這就是思考的結果,是成熟的標誌。
在楊子謹眼裡,周正也是不成熟的人。
只有羅程心如止水般寧靜。他來這裡的目標早已確定,除此之外他不需要再去考慮多餘的東西。
有時候人只要認真做好當前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可以了。無論是過去的考古,還是現在不得不殺人,他覺得都是正確的。
當然,殺人永遠是一種錯誤的方式。但在沒有別的方法之下,就算是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只要能做成正確的事情,他都會認為這是正確的。
至少,過程錯誤、結果正確,遠比過程正確、結果錯誤來得更令人心安一些。對他來說,需要的未來就是一種結果。
為了達成這種安定的結果,做出犧牲似乎是理所應當的選擇。
可是,犧牲掉的那些東西,還有未來可言嗎?未來,到底是對誰而言的?
羅程腦海中忽然出現這麼一種矛盾的想法,但很快他就平靜下來了。
心無旁騖,說的其實就是不再進行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而已。這是斬斷聯絡法則的一種方法,是羅程自創的方法。
“這是個很偉大的想法。”吉雲英對周正想要創造人類新未來的想法稱讚起來。要想讓別人交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讚美是最好的方法。
周正說得越多,那他離死期就越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