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疑問(第1/2 頁)
“哦?你覺得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周正卻沒有繼續說下去,反而冷不丁地反問了一句。
吉雲英原本想讓周正透露更多內心的想法才這樣附和,但他疏忽了周正向來多疑的個性,被這麼一問,他也只好稍作思考後回應:
“能讓全人類共同進步,這理所應當能成為一件偉大的事情。”
“你說得對。”周正眼中露出一絲的不屑,“但這個社會,真的是全人類都能站在一起共同進步嗎?”
吉雲英被這話問住了。因為根本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就算將古往今來所有的賢者和哲學家聚在一起,他們也不大可能給出確切的答案,最後往往是各執己見,卻無法釐清“是與非”。
因為,回答“是”的話,那無疑是反現實的,而回答“非”,又恰好違反了人性。
“或許這樣說比較恰當——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一項技術的變革能促使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那僅僅對於這項技術本身而言,它是偉大的。”
“技術偉大——你真的是這樣認為的?”周正又冷不防地倒問了一句。
吉雲英倒是覺得周正今天問的話題有點偏了,這確實不像他平日的作風。但想來這麼多年他們也很少相聚,也許因為身份地位的劇變,周正的性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也是可能的事情。
“技術就是技術,它本身是不存在哲學意義的。”這時候羅程突然插了一句話進來。
“對、對!”吉雲英拍手稱快,“羅程大哥你這彎轉的太好,把我一時間沒想到的關鍵給說出來了。”
“我可不這樣認為。技術是由人創造出來的東西,如果認為技術沒有哲學意義,那豈不是首先否定技術創造者的意義了。”
周正馬上反駁了羅程的話。
“人的創造活動是有意義的,但對創造物本身是否具有附加的意義,這,可就不僅僅是從價值體系上可以得出結果的討論了。周正你怎麼忽然對哲學起了興趣?”
查爾斯也加入了話題。
“幹嘛說的那麼複雜?人對意義的標準定義本來就不一樣,這種討論在個體當中又怎麼能衡量出一種大家都能認同的意義呢?”
吉蓮倒是一貫率真地指出其中的矛盾和問題,如果不遵守一套標準的話,那麼所有人的討論都終將不會被採納,成為有指導意義的東西。
而恰恰科學就是這麼一套標準的體系。
“吉妹是希望我們在討論前先制定好一套標準嗎?”周正繼續發起提問。
“隨便,反正不是重要的東西,不是嗎?”吉妹繼續提醒道。他們之前已經商量好了,等到了周正的實驗室裡就開始動手,要再這麼談下去,可不知道得什麼時候才進行到大家進行實驗資料交換的階段。
“挺重要的。”周正反駁:“這關係到我所做的實驗,我想在給大家介紹我的成果之前能出現一個更加明確的技術立場。”
“是要我們重新設計一套適應新技術的科學標準嗎?”吉雲英提出疑問。
“不,是適合新社會的各項科學標準。”周正露出勝者的微笑。
“等下,周正,我們只是一批科學家。這種事情需要各行各業的專家進行謹慎詳細的討論與論證,你不會是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潘素也坐不住了,這周正是有多不自量力,竟想在這種圓桌上決定關乎人類未來的規則?
“咳咳。”吉雲英連忙假裝咳嗽提醒了一下有點坐不住的潘素,好讓他明白現在還不是和周正撕破臉皮的時候。
“只是隨便談談而已,怎麼你們都一副事關全天下的嚴肅表情?別忘了,這次聚會只是一個私人的友誼派對。”
周正也改了改口,緩和周圍緊張的氣氛。
“對,只是我們幾個人的閒聊討論,不要在意。”吉雲英也打圓場似的說道。
“那麼,我先發表我的看法吧。”一向沉默,正在思索下一步行動方案的的觀月澗忽然想要搶先提出自己的想法。
周正和其餘六人對觀月澗此時此刻的行為都感到有一點點驚訝。平時的他可不會這麼主動加入別人的討論。
“標準既是對現實的管理,也是對思維的約束。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無論我們制定出怎麼樣的規則,最終都必將會出現遵守這套規則的和平者,和試圖打破這種規則的不安分子。”
“所以——”觀月澗沉思了片刻,“要想有一個合適的標準,那首先就必須瞭解,未來可能會出現什麼型別的人,這樣才能為他們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