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1/2 頁)
長廊兩側是高達數十米的石柱,支撐起了整座宮殿,其上的浮雕描繪著帝國的建國戰爭,戎裝披甲的薩爾貢王萬千身先士卒,衝鋒在萬千猛士組成的戰陣的最前方,而對側或是兇惡的獸人,或是成群魔獸,或是不開竅的同族異端,甚至有巨龍的身影,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栩栩如生,慘烈的戰場跨越數千年,彷彿近在眼前,但這種無以復加的威嚴與榮耀卻讓皇帝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迴廊走到盡頭,是一個有著穹頂的大堂,或者說是廣場,因為它的面積甚至足以放下一個完整的大隊,包括騎兵,弓箭手,甚至攻城器械。廣場中有三扇大門,通向三個方向,都是有著不同功能的宮殿區域,左側的大門通體純白,不飾他物,唯門框頂一尺處懸金制天平,象徵立法當反覆權衡至無處不纖細如翎羽。這扇門通向帝國的立法大會堂,自先帝漢謨拉比以來一千二百年,官員貴族們在這裡舉辦立法會議。與之相對,右側的大門則是漆黑如碳,上掛一柄生鏽長劍,象徵執法當斷則斷,懲惡揚善則四方無罪,通向帝國最高法院。
正中的大門烏金色,鑲嵌寶石數種。頂端是一顆碩大無朋的黑色巨龍頭顱,足有一人長寬,傳說中它的原主人是巨龍與神明間戰爭的倖存者之後裔,乃是薩爾貢大帝親手殺死。金黃色的龍睛圓睜,猶可見其生前之憤怒與威嚴。但這顆望之而生戾氣的兇獸頭顱在氣勢上竟絲毫不壓制這扇不知由何種材質製成的的華美大門。其後自是可以容納群臣議事的皇宮朝政大殿,見者皆不禁讚歎王權天授,不容褻瀆。
大門兩側衛兵向那波帕拉薩爾深行一禮,用盡全力要將大門推開,大門卻只是緩緩開啟,可見其重量。要知道皇宮內的衛兵皆是由大祭司埃爾迪安親自選定培養,實力不容小覷。二人毫不猶豫,快步往殿中走去。整個正殿的地面是傾斜的,處於一座臺階上,大門正前,主殿的另一端是由不知名金屬打製的王座,居於臺階頂端的正中,而將軍大臣的座位則分列兩側,一共二十二座,依照地位高低排列,過去又不知多少人曾為爭奪這二十二個座位頭破血流,甚至身首異處的也比比皆是,但除卻皇族,卻無人曾染指那頂端的王座,是以王朝四千五百年,從未改朝換代。
皇帝看著皇宮內的景象,輕輕嘆了一口氣。以往,阿普蘇之地的諸神與埃薩吉拉神殿聯絡密切,幾乎每天都會有神諭的出現。而今,發生瞭如此空前絕後的地震,竟沒有任何神諭被頒佈,甚至神殿的連線也被切斷,難道諸神對此毫無反應嗎?他非常清楚,作為大陸上國力最為強大,最為經久不衰的國家,神力是巴比倫帝國的根基。由於神蹟的頻繁出現,帝國才得以維持自己的霸權,在一眾不受庇佑的國家中居於首位。因而不管以何種手段,都需要掩藏住帝國失去了神力的現狀,否則不說維持當前的地位,而多半是會被大陸上各個國家分而食之,任他國掠奪欺壓。
同時,那波帕拉薩爾的兄長,烏爾南塞是他曾經爭奪王位的死對頭,至今仍勢力龐大,他曾用盡一切或禮或兵的手段,要將其殺死或者使其塞身敗名裂,非但沒有成功,反而讓他在一次次試煉中變成更為強大的對手。烏爾南塞,帝國元帥,即使在皇位的爭奪中失敗,他也是那波帕拉薩爾最大的敵人和最不安分的對手。為了對付烏爾南塞,他不斷壓縮地方軍的兵力,將資源傾斜給禁衛軍,將其培養壯大。
一直以來,禁衛軍都是他壓制烏爾南塞的王牌。而禁衛軍的元帥,尼布甲尼撒二世,正是皇帝之子,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那波帕拉薩爾從不曾懷疑他的忠誠與睿智,在戰場上,父子二人無數次並肩作戰也早已證明了這一點。當時,帝國面對東方獸人的入侵,皇帝率軍親征,主動出擊迎敵當時皇子身不披甲,只持一把長劍,駕一匹駑馬,率三十輕騎衝入如烏雲壓境般襲來的獸人陣中。一時接敵,陣斬獸人部落酋長。不出意外,這位最傑出的皇子就將是帝國將來的繼承人,下一任的盧伽爾,也即下一任的王。
走過正殿,是一條拱廊,廊寬十米,高二十米,長百米,通向皇帝和一眾與城內擔任職務的皇族的居所。牆上兩側石板以稜角分明的楔形文字鐫刻著帝國的英雄史詩,訴說歷代皇帝的治國理政,或是遠征千里的故事。而走廊盡頭,則是一扇與走廊等同規格的巨門,由採自北方永凍之地的雪松製成。這次則沒有人再將門推開,而是在不知什麼力量的驅使下,自行開啟了。皇帝走入門中,而老管家則轉過身,等候在門外。
又是一個大廳,不同於此前的主殿,這裡是帝皇之居所,亦是海倫娜皇后的居所,而她想必與兩個新生兒已經等待於房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