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放牧與養殖的畜種怎麼出呢?”施戚問,“都是官府出?沒有這麼多錢。”
“朝廷會有撥款。”段嶺答道,“預算不必擔心,第一年,淮陰可供採買。”
“其四:先是魚塘,再有林業。”費宏德說,“荒置的大片河灘可圈為魚塘,這樣全部規劃下去,每家每戶,可先行申報,再進行自選。過完冬,林場可勉強落到每戶,但第一年產不出太多實木,須得與魚塘並行。”
眾人提出疑問,段嶺一邊尋思信使之事,一邊隨口解答,許多問題譬如怎麼分配,如何追責,事先都與費宏德一一對過。兩人實際上是將資源重新做了劃分,不再把所有權侷限於田地。把原本的田地再次從地主手中收起來,再以便宜的官價,重新租給農民。
田地是七分租,官府只收四分,差價三分,由官府貼補給地主。
這部分虧空,則從養殖、放牧、林業與漁業四部分裡出,理想的情況下,出完還有結餘,便用來收購冶出的生鐵。
至於生鐵如何處置,就是另一件事了,首先要給鄴城與河間軍換武器與配備。
連同入冬湧進來的難民,鄴城已有近十萬戶人,只要安排得當,度過這一年並無太大問題。段嶺只擔心自己開春回去的事,就怕看不到成果了。
與會眾人疑問漸少,費宏德聽得一些難處時,便提筆記下,最終完畢後,段嶺吩咐讓王鉦去核對戶數,預備這就開始分劃區域,以備開春後推動新法。
足足一個下午過去,討論完後,段嶺只覺頭疼,但總算是初步定下來了。武獨又進廳堂內,正好趕上眾人散會。
“說完了?”武獨問。
“說完了,沒什麼問題。”段嶺見大家又要朝武獨彙報,便想繁文縟節,都可免了,打發他們回去,讓孫廷關上門,方問道:“如何?”
“來了個人。”武獨說,“說話顛三倒四的,我懷疑昌流君也來了。”
“該不會是昨天早上碰見四叔出城,跟著走了吧?”段嶺想到時不由得緊張起來。
☆、第182章 險境
武獨與段嶺相對沉默片刻。
“我想去看看。”段嶺突然說。
“去哪兒看?”武獨答道,“下著這麼大的雪,他們說不定已經到淮陰了。”
段嶺不知為什麼,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就像當年父親離開上京一般,總覺得心神不寧。可是有鄭彥在,又有鄴城軍護送,從鄴城回江州的路都是走官道。乃是北方最安全的幾條道路之一。
過了陵水就是淮陰,再朝東南走就是長江,不至於出什麼事才對。
“好吧。”段嶺承認自己是關心則亂,須再仔細想想。二人坐在房中看雪,武獨突然又問:“你懷疑牧曠達想行刺?”
“嗯……”段嶺分析道,“先不說他有沒有這個動機,你覺得有可能嗎?”
“他沒有這麼多人手。”武獨答道,“影隊不聽他調遣,牧家一直沒有私兵,怎麼行刺?”
“但是昌流君去了哪兒呢?”段嶺問道。
“誰知道呢?也許是跟蹤吧。”武獨說,“讓他知道又有何妨?這次回去,也不用再瞞著他們了。話說回來,牧曠達殺他做什麼?”
“牧相要確定長聘到底落在誰的手裡。”段嶺說,“如果落在蔡閆手裡了,蔡閆就會用長聘來對付他,只要我四叔一回到京城,牧相就會事發,不是嗎?”
“可是現在誰也不知道長聘的下落。”武獨答道,“我猜他很可能是被烏洛侯穆殺了,你看烏洛候穆那神神秘秘、什麼也不說的模樣,說心裡沒鬼,誰信?”
“他還說了什麼嗎?”段嶺又問。
武獨緩緩搖頭,在房中踱了幾步,忽然道:“最後他說了一句,狗急也會跳牆,不知道是說誰。”
“蔡狗嗎?”段嶺的一顆心登時提了起來,“還是牧相?”
武獨眉頭皺著。
“先說長聘。”段嶺接著道,“長聘沒有回江州,也不可能落在四叔手裡,否則他早就說了。如果長聘還活著,抓住他的人要麼是姚復,要麼就是影隊的人。”
“不會是姚復。”武獨說,“當時落雁城外,只有鄭彥可能是他們陣營的。”
“那麼只有兩個可能。”段嶺說,“一是長聘被郎俊俠殺了,二是被影隊帶回去了。”
“你覺得牧曠達是這麼想的嗎?”武獨皺眉道。
“只有這兩個可能。”段嶺說,“只要聽昌流君分析完經過,一定就能得出和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