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4/4 頁)
:“勞煩費先生幫我設法安置了。”
“大人悲天憫人。”費宏德說,“老天自然是眷顧的。”
☆、第174章 國策
“悲天憫人嗎。”段嶺嘆了口氣,有時候他實在有點怨天尤人,怎麼到了自己手中,南陳的大好基業就被折騰成這樣呢?牧曠達雖然沒有說過,但彼此想必心知肚明,都存在著這個念頭。
“大人?”費宏德在段嶺身邊說。
段嶺看著城下的小孩,要求裨將吩咐衛兵先行放過,又叮囑過冬時須得派人巡邏,以免燒炭取暖時出事,回身朝費宏德說:“先生請,有要事相商。”
段嶺與費宏德一路下了城門,鄭彥牽馬過來,段嶺卻擺手示意不用,想叫輛車給費宏德坐,費宏德卻說:“正想走走,大人,不如一起看看雪景如何?”
段嶺忙點頭,答道:“正有此意。”
鄴城較之剛來時的破敗,已好了許多,段嶺有點意外,問:“怎麼房子都補上了?”
“校尉大人讓補的。”王鉦答道,“入冬前校尉親自帶領士兵,挨家挨戶檢查過一次,又讓嚴狄大人與屬下分頭出行,能幫補的全部補上,以免冬天凍死人。”
段嶺點了點頭,王鉦說:“百姓們心裡都感激您與校尉大人。”
“慚愧。”段嶺說,“我都不知道這件事呢,這太守當得渾渾噩噩的,光顧著自己的事了。”
“大人從政數月,解決了錢糧之急,若非大人的炭與糧食,房子補得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孫廷說,“這是十年來鄴城過得最好的一個冬天了。”
“可是還不夠。”段嶺想了想,說,“你看這些人,總要安頓的,到得開春,又是一樁難事。”
段嶺與費宏德走在前,鄭彥隨侍,其餘人等識趣地跟在後頭。
“我在想,天下為什麼變成這樣了。”段嶺朝費宏德說,“殿試那天,陛下出的題目是一道問策,當時果真太傻,居然會將天下出的事,單純地歸結于軍事與國土上,現在想來,陛下一定將我看作小孩兒。”
鄭彥說:“能看到這點,已是非常不易,其實那次殿試,並無幾個人能有你這般深謀遠慮。”
“但這絕不僅僅是國土的問題。”段嶺朝費宏德道,“或者說,北方胡虜南侵,只是讓國內問題全面爆發的一個關鍵點。”
“不錯。”費宏德微笑著說,“大陳建國已有兩百餘年,已到了一個充滿驚險的轉捩點上,哪怕並無上梓之戰、元人南侵等一系列戰爭,也一定會有別的兇險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