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這麼一天過去,鄭彥確認他的身份後也不敢與他亂開玩笑了,規規矩矩的。段嶺逐漸習慣了些,就像朝中議事一般,一文一武,左膀右臂。
費宏德則在幫他看鄴城附近的規劃,審批來年的預算。不多時信差的情報來了,耶律宗真已抵達潼關,並順利出關,回往中京。
“兩位怎麼看?”段嶺把信出示給費宏德與鄭彥。
“三年之內,是不會再起戰事了。”費宏德說,“但韓唯庸的勢力在遼根深蒂固,要拔除他,說不得還需一段時間。接下來的一年中,不要指望宗真能幫助我們。”
鄭彥答道:“遼國內武林派系不多,耶律宗真又有虎賁衛隨侍在側,這些年中牢掌軍權,應當不會出太大岔子。”
段嶺一想也是,耶律宗真、耶律大石等人俱非常重視兵權,自耶律氏立國起,軍權便始終掌握在皇族手裡。韓唯庸這次要殺宗真亦不敢調動遼軍,只能暗地裡找元軍協助出手。
“嗯。”段嶺說,“那我……大概明白了。”
費宏德眉毛一揚,似乎還在等段嶺的問話,段嶺見兩人都看著他,奇怪地問道:“怎麼?”
鄭彥笑了起來,費宏德也會心一笑。鄭彥說:“殿下不會這麼問的。”
“怎麼問?”段嶺一怔道。
費宏德打趣道:“原以為您想聽結論。”
“結論?不不。”段嶺向來有自己的判斷,答道,“我只要過程,結論我自己會有。”
“殿下與如今東宮那位,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兒。”鄭彥說,“初時認得他,總覺得哪兒差了些,後頭仔細想來,應當就是這個原因reads;盜墓筆記。”
費宏德說:“蔡家一門讀書人,做學問是不錯的,謀略與決斷,非其所長,容易囿於教條。”
“其實我也沒將蔡閆看作對手過。”段嶺隨口道,並嘆了口氣:“這件事,遲早會解決的,我擔心的實在是另有其人。”
段嶺不說另有其人的“其人”是誰,但費宏德與鄭彥俱瞭然於心,擔心的,無非就是牧家。李衍秋與牧曠達之間正存在著危險的平衡,也許姚復正知這一點,於是才將鄭彥派到李衍秋身邊。
蔡閆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段嶺回朝,權力的天平定會朝著皇室傾斜,牧曠達將不得不收攏他的計劃,並重新安排策略。
段嶺正在思考時,外頭王鉦敲門。
“怎麼?”段嶺問。
“大人。”王鉦不安道,“您最好去城門看看。”
段嶺皺眉,難道元軍又來了?
“我陪你。”鄭彥起身道。
“一起去吧。”費宏德說,“正好活動活動。”
鄭彥就像以前的武獨一樣,非常小心,讓段嶺與他共乘一匹馬。段嶺反覆說沒事的,你放心吧,武獨都出去了,不會有危險。鄭彥才說:“我絕不會對你動手動腳。”
“我知道。”段嶺哭笑不得,答道,“不必擔心,我也會點武藝,這麼一路上過來,也沒見我出什麼事了。”
鄭彥只得作罷,三人在衛隊護衛下來到城門,這天下著細細碎碎的小雪,城門外則是黑壓壓的人群。
“校尉呢?”裨將正派人設法阻攔城門處的難民靠近,大聲道,“快去請校尉!”
段嶺驚訝道:“怎麼回事?都是哪兒來的?”
“都是北下的流民!”裨將答道,“太守,怎麼辦?”
段嶺眉頭深鎖,外頭亂成一團,還有尖叫聲傳來,想必是城防軍動刀子威脅了。
“都退後!”有人吼道,“否則殺無赦!”
那一聲喊,全部人都靜了,慌忙退開。
“不可出去。”鄭彥說,“以防有不妥。”
段嶺知道鄭彥怕影隊的人混在難民裡刺殺他,便點點頭,吩咐道:“派人出去,施粥賑濟,一點點地把人嚴加核查,慢慢放進來。王鉦你親自派人盯著,若有城衛受賄,一律不得包庇。”
王鉦領到命令下去,段嶺又吩咐兩名裨將上來,告訴他們武獨出城辦事去了,但不可聲張。
“大人決定都接手?”裨將問。
“往年是怎麼做的?”段嶺說。
裨將答道:“往年只收一兩千,都挑壯丁,餘下的讓他們南下,有些去了淮陰,有些進了江南,走後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儘量都收了吧。”段嶺答道。
反正宗真給了兩萬石糧食,又有足夠的柴火,度過這個冬天不會有問題。段嶺又朝費宏德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