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3 頁)
就是蘇翔嗎?迷霧之中的幻影使我陷入了某種超出故事之外的想象之中。 10年的時間有多久,一個人可以走多少路,轉多少彎,遇見多少人。我們曾經嚮往的天空,卻在學會飛翔,得到放飛以後發現,原來天空與大地之間只是視角的不同。 天空與大地,正如放飛和掩埋,你的人還是那個人,只是歲月會強迫我們以時間交換一些東西罷了。當每個人成長,作品也會成長。或者說,這並非與*或蛻變相關,只是時間讓一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變得不同。那位叫做蘇翔的偵探,不再是一個只因為一個女孩子的一笑一顰而輾轉反側的少年,而成為了一個誰也看不透的男人。這個男人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弱點。他只是一個人,他也會感到無力和絕望,他也會犯錯誤,他甚至會中彈,他更現實,在一個本身充滿幻想色彩的故事裡顯得那樣現實。這種現實不會讓我們對這個男人產生類似對福爾摩斯的崇拜,而只是會讓我們覺得,這是一個人。 相對於蘇翔這個“人”,《埋》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木偶”。木偶與人是對立的,木偶代表傳統,人代表現代。因為人的貪婪、陰暗,木偶報以兇殘、殺戮。可是我們終究知道的是,每個木偶的背後都站著一個人。傳統與現代的對決中,在堅守傳統的人們祭出了木偶這件工具時,傳統已經在示弱了。傳統不惜使用恐懼作為武器來與現代拼死一搏,這種失去了理智的鬥爭註定會失敗。而在故事裡,基於某種特殊的考慮,楊哲沒有讓傳統完敗,而是選擇了一種折衷的方式:現代文化在傳統文化的強大反攻之下雖然險險獲勝,卻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走向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之路。 什麼是人?什麼是木偶?是不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幾根看不見的線?
背後的手(9)
似乎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木偶。控制阿信的線,是一腔英雄主義的理想和對一個女人的愛;木炎的線,是一個男人給予她的夢和一種灰暗的等待;琳達的線,是一個少女膨脹的慾望和青澀對愛的渴望;小武的線,是對兒子的愛和對權利與金錢忘我的追求;魯新的線,是一個無能警察對重塑自我的絕望和掙扎;老村長的線,是一種典型老人對傳統文化的捍衛和固執;礦老闆的線,是對一個死去女人的愧疚和對現世的責任;刀疤男的線,是對兒子早夭的恨和行俠仗義的自我幻想;而蘇翔的線,就是上述所有線的集合。每個人的身上都揹負著一個沉重的秘密,而這些秘密使得每個人物有了厚重感。於是,這本書成為了沉甸甸的一本書。而楊哲的影子,便在這迷霧之中,變得滄桑和莫測。
說不出來的才是愛——《埋》讀後感
露露
從來沒指望過從一本懸疑恐怖小說裡讀到愛情,而且被感動得眼淚打轉,心酸不已。我一直覺得我淚腺挺高的,不是輕易被感動的。只能說《埋》對我口味。因為它不是一部愛情小說,通篇也沒個海誓山盟,所以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看到了了一對戀人的生離死別,心裡頭扎得難受。而且一定要譴責的是,作者竟然讓一對相愛的人死得這樣可憐,可怖。死無全屍,到底為什麼尼?為什麼善良的人卻要有這個下場,難道就是為了讓人難受麼。可恨的作者。
可以斷定的是,作者所做的都是有預謀的。能感覺到,作者在有意的讓讀者喜歡上某個人物,喜歡上以後,就把他整死。數度我都覺得,應該會有奇蹟吧,他不會死的,我以為他會活過來。但,真的,他就這麼死了。那一刻,我覺得生命太脆弱了。但是想想,這本書不就是在講生命的脆弱的麼。一個偏僻的貧窮的村莊,為了發展經濟,為了讓人民吃飽飯(僅僅是吃飽穿暖這種生活最低標準),於是人們出賣村子裡的礦產資源。又修了金礦又蓋了化工廠。環境被破壞殆盡,於是大自然加倍報復人類。這故事似乎在哪個新聞裡見過,就是那種癌症村,村子裡莫名其妙的死人。但是現在想想,看到這種新聞的時候,我竟然從來沒有過任何觸動。是的,我早已經變得麻木了。這個龐大的國家,每天死幾個人,再正常不過了。可是,這個故事,重新把這事又提了起來。有了細節的描寫,我才突然被震撼到,是呀,那些人就是被環境害死了,說白了,就是為了一點錢被害死了,而這些錢真的只能用一點來衡量。不過就是我們買雙鞋的錢,唱一次卡拉OK的錢,想到這會挺心酸的。
但這個故事還不是主講環境的。他的焦點,在於那些默默無聞,為了可憐的老百姓說話的人。《埋》的主人公是一名揭黑記者。一名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的人,每天過著隨時會有危險的生活。故事裡的他經常問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