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把陳布雷的經驗總結為四句真言:先斬後奏;斬了不奏;奏了不斬;不斬不奏。這四句真言在現代官場被演繹為另四句真言:做了不說,說了不做,不說不做,又做又說。雖然是簡單的四句真言,只要根據現實情況,可以演繹出無窮的方案來對付複雜現實。
古人教訓男人要慎獨處,就是說明在道德缺失的環境要守住自己的心性,他在陌生女人面前放縱情感,說明他在道德上並不是完美的人。很早以前,韓江林把魯迅先生相信進化論的話寫在日記本上,希望自己的道德上不斷臻於完美。然而,當他追求道德完美的時候,面對著官場現實,心情常處於一種絕望狀態。他漸漸明白,政治、思想和道德是不同的範疇,政治家絕對不可能成為道德完人,同樣,一個修道士,絕對不會成為高明的政治家。
………
做小生意就要小背景,能獲得個減免個稅收什麼的,做大生意就要大後臺,沒有大後臺支撐,生意大了,就像壘了幾十層而沒有鋼筋水泥支撐房子,稍有風吹草就稀里嘩啦,一敗塗地。
你也算在官場這個江湖中混跡的人了,怎麼還不瞭解江湖規矩?老輩子留下的人脈關係是礦藏,越開採,礦藏的蘊量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自己建立的人脈關係既是種植,也是投資,春天播種的面積越廣,收穫越大,但收穫總量並非無限,而要受到單位面積的影響和制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古人說的道一般指正道,符合道德的道,現在人們把這道理解為行道,門路,已經沒有絲毫道德的成份了,針對不同的人,這道也有不同的講究
蘭曉詩說,對那種不太熟的關係,才現炒現賣,如果對不熟悉的關係放長線,時間和精力都耗不起,財力也負擔不起,時間長了,關鍵的時候用不上,先前的投資打了水漂,像我們家和姨爹這種老關係,需要經常走動,也就是不斷地澆水灌溉,等長成參於大樹,到需要時方能大樹底下好趁涼,這種關係也臨時抱佛腳,人家就會說,這種人勢人,要人才求人,不要人就丟在一邊,效果反而不好。
曹操負天下人,曹氏政權不過三代而歸於司馬氏,前車之轍,後車之鑑,有求於人家,就要讓人家欠自家,到時候會收穫雙倍成果,如果們我欠別人,到時候會付出雙倍的東西,其中道理你不明白?
………
搞組織工作的人死了嘴巴都是緊閉的,搞宣傳工作的人死了嘴巴都是張開的,搞財政工作的人死時手都是緊捂口袋子。三句話精闢地概括了這三種不同職業的特點。
他從和屠書記的接觸中,發現領導的性格特徵在工作和生活中有錯位現象,工作場所嚴肅古板的領導,在生活中往往隨和親切;工作場所開朗隨和、談笑風生的領導,在私人生活中往往板刻嚴肅。這也許是領導本身是一件壓力很重的工作,需要變換態度和角色,以緩解和釋放內心的壓力所致。
……
所謂牆倒眾人推,一個人處於人生低潮時,周圍的人大多抱落井下石的原則,對其所給予的評價自然都是負面的;一個人處於人生的上升狀態,君子願成人之美,人們自然都願出一把力,把他推上人生的巔峰。
…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一個最為重要的素質就在於敢賭。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一個重在的字就是——賭,如果他不賭,而是謹小慎微,和楊卉結婚,他一個孤兒,不可能在白雲的政壇上獲得蘭家支援,更不可能建立如此深厚的背景,他最為努力的結果,充其量就是一個辦事認真的小公務員,從自然的經驗上,韓江林得出了一個結論,為什麼出身貧困的官員、文憑乃至於水平低下的官員,更願意賭,更容易博取上級的歡心,獲得更快甚至更直接的成功,關鍵在賭字上下功夫,因為賭是他們唯一的資本,除了賭,他們沒有任何資本。
在獲得劉副廳長支援這件事情上,他決定採取賭的策略,不管劉副廳長喜歡不喜歡,哪怕就像楊育昌所說,劉副廳長會把所送的東西交給省紀委,韓江林覺得這送也是必須的。他認為劉副廳上交是劉副廳長的事,他送是他的事。他送是對劉副廳長表示尊敬,劉副廳長上交是劉副廳長的廉潔,二者並不相干。劉副廳長把送的東西上交組織以後,可能會因粗暴處理鄉鎮同志的一片敬愛之心而心懷愧疚,韓江林需要的就是這種愧疚。他願意花錢買劉副廳長的愧疚。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誰是鐵石心腸,有了這種愧疚,劉副廳長在對待南江申報的頂目上,必然會慎重處理,甚至會網開一面。
送禮的事情就是禮到人情到,並不一定需要遇到本人。不面對本人,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